第1563章 隋唐风云(89)一更(第2/3页)

这一仗,以桐桐的胜利告终。

在年号的问题上,这已经拉扯了好些日子了,从过完年还大雪飞扬,到三月份,天气稍微和暖,冰雪慢慢融化,草场远远看去,有了绿意。

这会子礼部还在杠呢!

军务阁已经忙着出征的事,准备好了,订了日子了,说动身就动身了。这边政务阁还在支持礼部在那里较劲。

军务阁不管政务的事,全程听着,瞪着那么大的年轻看着他们蹦跶,咋就为这个的,蹦跶的这么起劲呢?

政务阁三位阁臣,费青奴忙着呢,他巡查牧场去了。韦尼子主管女子事务,她其实是一边学一边用的。对于不懂的事情,她从来三缄其口。这也没错。

庾质这老儿呢,多少是有些迂的!这段时间是他轮值首阁,礼部提的也没毛病,这是人家的权利。

于是,就这样了。

参政阁中,常青忙着背后的事,他的作用就是盯着,不出大问题就行。

梁洛仁是投城来的,他对这个朝堂人事还陌生,轻易不开口。

金山听的一愣一愣的,压根就没听懂。

而陛下没有雷霆动怒,这就证明问题也不大。

实在是拉扯到劲儿了,长孙世安争的脸红脖子粗了,然后桐桐说:“那这样,你们拟定年号吧!年号纪年与华历纪年并行!”谁爱怎么纪年就怎么纪年去。

你们愿意用年号,让帝王更有存在感,那是你们的事。

百姓又不傻,哪个更方便他们知道!一二三四往后数呗。回头看谁使用的多,答案自然就有了。

更你争的甚?费那口舌干啥?

然后礼部赢了,高呼陛下声名,激动的亢奋昂扬的!然后歌功颂德,说陛下察纳雅言,虚心纳谏,那马屁吹的震天响。

桐桐忍着打哈欠的想法,只等着赶紧拍完,我这还忙着有军务阁的会要开。

礼部就是那么没眼色,拿了十多个拟定的年号过来,叫桐桐圈定。

这可麻烦死了!

桐桐推给参政阁:“你们选,你们选定哪个就是哪个。首领们要是不懂这都是什么意思,请礼部的官员去解释。”

决定权下放参政阁!

这么重要的,在朝堂上吵了这么长时间的大事情,给参政阁来决定。这是参政阁接到的第一个需要大家一起参与的差事,得重视。

然后都好忙呀!

简拔到帝王身边做通事舍人的褚遂良就:“……”陛下要打仗,怕这些部族添乱,这些人还没有归属感,爱摇摆。为了不叫他们裹乱,陛下把’这么大的事‘把人给绊住了。

意思是:要打仗了,都干正事去吧!别在这个时候给我生事,顾不上。

这边安抚完了,四爷又给桐桐递了密信。

其实李唐那边的消息,四爷比常青掌握的详细。

李唐那边已经有人建议李渊,可以请三郎和林公回来一趟,以窦夫人身体有恙为由,请他们回来。

请回长安干什么?肯定是以入长安就不打算放人了。

先把人扣押,若是北境闹的厉害,抵抗不过,咱就只要雁门关,要马邑。

要是闹的不厉害,直接把北境的地盘吃了就完了。

说实话,各有立场的话,这个谋算有什么错呢?刘备招亲,也也是周瑜设下的美人计,打算把刘备扣留了作为人质,以夺取荆州。

这两个计谋其实是一模一样的!从根子上还是想拿回雁门关和马邑。

不能说人家卑鄙,各为其主嘛。

这件事能传到四爷手里,那就是这样的声音还不小。

既然有这个计谋,那就证明,李唐对雁门关和马邑动心了!谁也不知道这是真的计谋呢,还是一个障眼法,人家面上吵嚷着要扣押人质,其实已经暗暗准备用兵了。

要知道,平李轨,急于用兵,这是谁都知道的。

那么,选这么一个时机对雁门关用兵,可是说是非常好的。

而此时,常青送来密报:突厥始毕可汗驾崩,处罗可汗以华朝扣押了他的妻子金山为由,要兴兵!

李唐和突厥同时,在桐桐将要对李轨用兵的时候做出了如此动作。

以一对三,四面皆敌,一个处理不好,便是倾覆之险。

桐桐啧啧啧了好几声:看看吧!这世上得有多少聪明人呢。李唐和突厥看准了时间,来这么一下。

这个局怎么破?

四爷给李世民写信,只是关心窦夫人的身体。另外,再把桐桐的方子附上,说是知道了天策府的事,怕是阿母要生气,病情必然加剧云云。然后秘密送到李世民手里。

而明面上呢,桐桐又叫庾质跟裴寂去对接,谈一谈交接雁门关的条件。释放出这是可以商谈的信号!他们作为使臣,还没离开!等着路开了,才好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