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5章 隋唐风云(91)三更
桐桐给予将士建功立业的机会, 因此,她这次只统辖,并将制定策略的权利交到将领的手中。他们提交,然后她拍板。
舆图上, 他们在商讨调整战略的事。桐桐从帐篷里走出去, 坐在草地上,抓了一根枯燥吊在嘴里, 往下一躺。
四爷出来的时候就见桐桐躺在地上看着天上的云。
地上又冷又潮, 这是在干啥。
他站在边上,桐桐睁着眼睛看他:“迁都凉州是早就筹谋好的!”
嗯!你想说’但是‘, 那就说吧, 但是怎么了。
桐桐坐起身来, “历史证明,边缘政权是脆弱的。”所以,不是咱们入驻李唐, 就是在没有咱们之后,李唐将这里给吞了。
这是不可改变的!是地域决定的。
人口是个问题,人和动物一样,只会去更宜居的地方去。在人口并不多的情况下, 便是再怎么努力, 都改变不了这个状况。
地域能决定很多东西!便是一千多年之后,西部、北部的人口依旧是少的!人口的密集区不在西边和北边任何地方。
而在当下,地域、经济这是挂钩的!
这里就是贫瘠, 就是物产匮乏, 这是自己能改变还是四爷能改变?
谁也改变不了。
故而, 凉州可以建立政权吗?可以!但边缘政权难以长久, 遇一雄主, 政权存续期长一点。而且,往往起家是在核心区域出现天灾人祸的时候。
可一旦核心区域大一统,那种磅礴的势头是不可遏制的!
数千年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短暂存续过多少政权,数一数就知道了。
桐桐就跟四爷说:“在江都,一农户辛苦一年,一年两熟,可收获十五石粮食;在中原,一农户辛苦一年,可收获六石粮食;在凉州、大利城附近,一农户辛苦一年,只可得四石粮食。”
这种不均衡,是人力不能改变的。
所以,长安啊……
四爷伸手拉她:“起来!凉!”早就知道的事,唏嘘什么?
桐桐就说四爷:“李世民若是在洛阳直接反了,会如何?”
四爷摇头:“不会的!”李渊和李世民不是傻子!父子兄弟之情没那么脆弱。对于而今的李世民来说,只稍微给他一点情感上的回馈,他还是愿意回头的。
桐桐问四爷:“我感觉有些事……是注定会发生的!想好怎么完成窦皇后的交托吗?”
四爷:“……”其实这件事的根源在李渊身上。只有李渊废了李建成,那么李建成的命一定能保住。所以,找李世民没用的。李渊才是捏着李建成生死的那个人。
李渊只要废黜了李建成的太子,他就不是正统了。既然不是正统了,李世民又不是杨广,杀前太子干什么?
他这么跟桐桐解释,桐桐愣了一下,然后就看四爷:“所以,你的办法是……废了李建成。”
对啊!废了他就是救了他,这不是很浅显的道理么?我答应窦夫人保住李建成的命,又没说保住他的太子之位。
只要废了他,不仅他的命保住了,他这一支子女的命就都保住了。
所以,废一个太子而已,这是多难的事吗?你还得挂在心上?不用!这事只是小事而已。
桐桐:“………………”哦!还可以这么玩么?领教了呢!自家这个黑心肝的,到底还有多少黑心眼没掏出来。
不过,你以这样的方式救李建成,李建成会谢谢你的——谢不了你的祖宗十八代,也得谢咱的子孙后代。
她利索的站起来,拽着四爷重新回到营帐,看看他们想怎么打这一仗。
可两人还没有进大帐,常青来了,送来了急报:“义城公主要谈条件!主公承认大隋立国,她才肯接受册封。”
桐桐看了一眼急报,然后递给四爷,她大踏步往大帐里去:“而今,还需得分走五万兵马,剩下五万,这仗还敢打吗?”
大帐里正在议事的将领同时愣了一下,王伯当就道:“打!”
“敢打!”单雄信走过去,手放在舆图上,“此地北有沙漠,南连祁连山。东部与中原接壤,西部通着西域。咱们在其东,能从榆林郡横穿……”说着,他就看向陛下,“从兵力上来说,咱们不占优势。但是,雍王的计谋甚好。”
“是!先遣斥候可散步谣言,需得制造矛盾,激起矛盾。各方势力势同水火,如此最好。”
“另外,勘察地形,突袭水源,控制水源,切断水源,使得凉州城无活水供应。再暗中命人在城中散布其他谣言,譬如,水井被人投毒。此时,人心必乱。”
“切断其粮道,焚烧其粮草,使得他们不得不出城作战。虽他们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可不出城便是死,那便只有出城奋力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