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9章 隋唐风云(95)一更
这一天, 风和日丽,晴空万里,谁不焦急?里面一点动静都没有,这是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什么事也没出!
大殿里的人大约等了半个时辰, 里面传来一声极其嘹亮的婴儿啼哭声, 紧跟着,便有人喊了一声:“生了……生了……大殿下出生了……”
张鱼娘亲自抱着孩子出来, 还未清理的孩子抱出来给大家看:“这是大殿下——”
大殿下是一位公主!
还有人正往前凑着看呢, 便听到里面又是一声婴孩啼哭,声音一样的嘹亮。
“生了……生了……二殿下出生了……”
大臣们你看我, 我看你, 传达着莫名的情绪。
韦尼子急切的朝大门看过去, 就见常青抱着个孩子出来:“这是二殿下——”
二殿下是一位皇子!
韦尼子才看清楚,就听到极大的贺喜之声:“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桐桐在里面靠着,四爷给她将面颊上的头发拂开:“前隋事不远, 为储位兄弟阋墙……李唐如何?太子稳重,可秦王惊才绝艳……将来会如何,尚不得而知。可见,立嫡立长有其优, 亦有其劣。皇女皇子尚小, 一时难辨贤愚……待到能辨贤愚的年岁,朕将秘密建储。故而,立储之事莫提, 朕心中自有定夺!”
言下之意, 储位只跟贤愚有关, 与性别无关。是皇太女还是皇太子, 只看将来各自长成什么模样。
况且, 之后说不定还会有别的皇子皇女,不论年纪,不按序齿。
庾质皱眉,没在这个上面争执。他在意的是:孩子姓什么。
不管怎么说,孩子不能姓李,那就必须姓杨!只要姓杨,不管承认不承认,它都是那个杨。
他打算回去就写折子,就这个姓氏的问题,跟陛下说道说道。
陛下产女产子,举国欢庆。
散了之后,各忙各的,陛下的折子还照常批阅,还问今年春耕新农具推广的事。
那就忙吧!各自忙去吧。
直到人散了,桐桐朝后一躺,孩子都没来得及细看,就沉沉的睡过去了。
四爷摆弄两个孩子,两个孩子一样大,五斤半大小的样子。刚出生的孩子,睁着黑黝黝的眼睛,哪能看出来美丑?长的都差不多。
他心里叹了一口气:皇室子女要成才,没别的,自小就得格外的严苛。
舍不得?舍不得也不行呀!舍不得就学不成一身本事,没一身本事就会有性命之忧。故而,从一出生,你们就是辛苦的!
孩子喂了水,喂了羊乳,睡的很安稳。
西域有棉布,只是不细致而已。这几个月,宫里有纺织机,有棉花,孩子用的棉布是尽有的。
桐桐这一觉一直睡到日暮十分,饿醒了。
她先看了孩子,这才端了饭碗吃饭。
四爷把热汤递过去:“想想孩子取什么名?”
桐桐:“…………”她想了想,就征求四爷的意见:“望岳、临川,如何?”
四爷挑眉,看似简单的名字,其实取自《易经》。
望岳,暗含仰观天道的格局;临川,意在责任担当。
好!很好。
两人正用饭,褚遂良来了,来送今日收到的折子。这些折子必须整理分类才能送来。他抱着箱子,箱子里不同的格子里放着不同的格子。
今儿这折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贺喜的折子;一类是孩子的姓氏。
桐桐:“……”行!放下吧,放下我看。
其实桐桐就没看,她心里有自己的打算,其实不用看都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
她吃完就睡了,四爷代劳看这个折子。
这里面有人提了,说是将来除了储君,都应该随父姓;还有人说,随父姓绝对不行,陛下本姓杨,还是应该正视与前隋的关系。言下之意,坏的是隋炀帝,可以把杨勇拉出来美化美化,毕竟杨勇无大错,还是个说的过去的人。而今有了孩子,有了传承了,若是不认父祖,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好榜样吗?
四爷把折子撇到一边,再看其他的,竟然还有人说,可惜往上追溯母系,比如册封云氏为皇帝,再往上,还可以追封祖母独孤伽罗为皇帝,依次往上推,追封五代。
这种属于猜度帝王心思,想着桐桐必然想确立女帝地位的。
可别扯了,要是按照母系算,怎么也追朔不到独孤伽罗身上。云氏往上应该是云氏的母亲才对,云氏是庶女,云氏的母亲在工匠之家做妾,出身必然极低。怎么不这么去追朔呢?
桐桐睡了一觉,将有代表性的折子看了一遍,然后全给打回去了,下旨意说:大皇女赐名华望岳,二皇子赐名华临川。
旨意一出,朝堂顿时安静了。
人家不姓李,也不姓杨,姓了华了!以国为姓,有何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