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3章 隋唐风云(99)二更(第2/2页)

李渊:“……”

“天下才平,人心尚不稳。此时,为李唐立下赫赫战功之人尽皆反了,那么,天下人心当作何想?是否会有人趁乱而起,天下再度陷入战火!此时,谁来保李唐国祚?哪些世家是继续支持李唐,还是换个人支持。就像是从北周换到大隋,从大隋换到李唐,哪个王朝长久了?难道咱们父子走到如今,李家就落到这么一个下场么?”

李渊:“…………”所以,二郎还不能退。

四爷就问:“儿子斗胆一问。”

“你问。”

“您要保李唐国祚长久么?”

自然!

“您要保大哥二哥性命么?”

自然!

“您二者皆要保,皆不想失去,可对?”

“对!”

四爷就问:“二哥不能退,退了之后,天下必乱。”

李渊:“……”便是不乱,林公也会挑拨乱的。只有乱了,她才能借口平天下之乱而兴兵。所以,三郎这个话,自己是坚信的!他是在推测,也是在示警,林公真会这么干的。

是的!二郎不能退。

四爷知道他会怎么想,换谁来,谁都会这么去推测桐桐的。这就对了!

话说到这里了,他就看着李渊,问了一句:“那咱们假设,假设大哥退了,会如何?”

什么?

“假设大哥退了,会如何?”

李渊一下子便站起来:“前隋事不远,若是废太子另立……”

“太子在,就不乱了吗?兄弟就不相残了么?而今太子在位,情况好吗?太子不在外,情况会更坏吗?我再问一句,太子若不退了,会如何?天下会大乱么?”

“关陇……”

“关陇要的是利益!二哥难道会将关陇拒之门外?他们所图的,利益而已。”

“可你二哥不妥协……”

“二哥当年年轻呀!在其位谋其政。当知道有些力量一时清除不了,他就会想办法去兼容。那您以为二哥收拢那些人是做什么?造反么?错!二哥最初不过是想叫朝堂多一股力量,一股辖制关陇的力量。只要您和太子信他,他便是你们去制衡关陇的臂膀。”

李渊:“……”是这样吗?是这样呀!

“可你们受关陇蛊惑,信他们,却不肯信自己的骨肉血亲。关陇以二哥为敌,这是他们知道二哥为什么这么做,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处处害二哥,此……人之常情;可您和太子呢?明明父子兄弟若同心,天下坚若磐石之局,而今却走到了这一步。”

李渊:“……”面色复杂,微微有些动容。

“父皇啊,您试想。您若信二哥,太子若信二哥,父子兄弟一条心,有两代时间,辖制李唐的世家将不复存在。而我在北,为两国周旋三五十年太平,还是能的。我们父子四人,本可以打造了地域广袤的铁桶江山的。”

李渊:“……”是啊!疆域广袤,稳若磐石。

“可您信太子,太子信关陇世家。他只觉得那些人可以帮助他坐稳储位,却从未想过李唐!他以为,李唐是他的。而从来不止,他是李唐的。这不一样!”

李渊没有说话:不废太子,兄弟俩到了不死不休的程度;废太子……非要一死么?

四爷还是那一问:“父皇,还是那一问,大哥退了,会如何?李唐会付出什么代价?”

李渊:“……”他们会依附二郎,只要二郎接纳!

这么一想,好像也对!二郎当然会接纳!他一手他的嫡系,一手关陇。这是个相互制约的平衡的局呀!

四爷点头:“是啊!本来二哥把他当做一颗棋子,辖制关陇的一颗棋子。由着您和太子用!可走到了如今,只能他来执棋!也只有他来执棋,李唐才是稳的。

换言之,二哥手里都是嫡系,时间久了,难免骄纵。历朝历代杀功臣者多了。可若有人辖制他的功臣们,他就不用杀功臣了。君臣也才能真正的相得益彰,善始善终。”

李渊:“……”所以,若是二郎为太子,关陇并不是无用的!两股势力平衡,他才能掌舵。

所以,不废太子,不是天下大乱,就是死一儿子为代价;可废了太子……好似除了朝堂内会混乱争执一段时间之后,并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太子麾下,长安城外两千精兵,这……并不能起什么作用。

或许还是会有零星的叛乱,打着太子的旗号……但是,立国之初,便是没有废太子,这零星的叛乱还是会冒出来。但这也不过是疥疮之疾,并不会对李唐构成威胁。

四爷就看着他:利弊就在这里,哪种做法损失大,您自己估量。

您要是真为了您的天下,为了将来李家的传承,为了您的儿子们还都活着,那么,请废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