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7章 隋唐风云(103)三更(第2/3页)

杨吉儿话里话外的意思,分明是检举齐王不安分,还跟旧太子一党有瓜葛。妻子检举丈夫,可以吗?当然可以。

夫妻之间,这需得是相互的。若是做丈夫的作践正妻,妻自可弃之。

可这一查,得到的结果却并非是如此。早几年,夫妻还算和顺。近两年,齐王妃将不少江都行宫中的美人引入齐王府,王府中莺莺燕燕,但却皆以齐王妃为尊。

长孙氏皱眉:丈夫好色若无节制,因此慢待妻子,此乃丈夫之错;反之,你们并无矛盾,齐王未曾慢待你,姬妾是你选的,你荐的。你也从未因府中姬妾多,对齐王有不满。而今突然出卖丈夫,为甚?

她因为此事找了丈夫,“……臣妾想不通此事,不过细细想来,不过一句话——君非心悦之人。”

李世民:“……”这是什么话?!当日赐婚,不是李家主动求来的。而今这是什么意思?

长孙氏却不在这一事上纠缠,只说:“人与人重需得缘分。女子所嫁非人,苦也;女子被家族所迫嫁人,合则好,不合亦是苦。男子三妻四妾,少了妻子的温柔体贴,自有解语花可温存。可女子……当如何?”

李世民:“……”所以呢?我这挺忙的,听你说这个?他笑道:“你我乃是媒妁之言,可成婚以来,你敬我,我敬你,相知相伴……”

谁与你说这个?

长孙氏把手放在丈夫的肩膀,轻轻的揉捏着:“臣妾是觉得,北华在此事上,做的甚好。臣妾知您之志向,大唐与北华若是对女子的态度差异太大,终是难以……”

李世民’嗯‘了一声,面色渐渐严肃,手抬起来轻轻的拍了拍放在肩膀上的那只手,“你说,我听着。”

“心若不悦,女子提出和离,若是当真出于自愿,无人胁迫,那便当和离。”在北华,欺辱女子乃是大罪;以婚姻胁迫女子,亦是大罪;婚姻之事,合则好,不合则离。

女子名下私产,家族不可夺,夫家更不可夺,此乃个人资产。

便是娘家产业,女儿有权继承。若是父母不愿意,那成年之后的女儿若则按照朝廷规定的最低赡养标准付给父母,父母不得从该女所求更多。

这个标准也只是偿还了自出生到成人花销掉的部分!

和离女子也可以有子女的抚养权,只要抚养的起,根据孩子的意愿,协商子女的归属。子女可以随母姓,法律上享受的权利是一样的。

而且,和离的女子随时可以去府衙办理女户,女户和男户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

如果需要徭役,征调男人,但这不是无偿的。朝廷给俸禄或是粮食布匹,而且采取自愿的原则。因着俸禄丰厚,便是家中有事无人去,也自有不被征调的亲戚去顶替。

女户无人去的话,可以做其他的工代替。比如缝制铠甲等!需得免费缝制多少件铠甲,才能抵赋税。家中富有的,只要掏一笔不算大的钱,就可以免。

女工做工,每月可有五日月事假;女工怀孕产子,可以有一百天的假日。不能因怀孕产子,便不雇佣此人。

总之,条条都是优待。

而大唐想这么改,很难!可齐王与齐王妃……完全可以做成先例。一旦开了此例,那后续才好办呀。

所以,杨吉儿想干什么,她没兴趣知道。

他们夫妻之间到底有什么问题,对此她觉得也是无需探究的。

总之,一个不想叫丈夫近身,她给丈夫搜集美人;一个无所谓,只要女人貌美,来者不拒。

看不出明显的矛盾,一个却似乎要置另一个于死地。

在这么敏感的时间,做妻子的来揭发检举丈夫,会如何?

与其叫杨吉儿这样不停地来检举四郎,再闹的不得不对惩处四郎……闹的手足相残,那便不如让他们分开算了。

李世民攥着妻子的手,低声道:“观音婢,差一点……就差一点……”我就会杀了手足!而今再回想,心都颤了。

而今事还没了,就有人拿四郎说事,此举正是在猜度,猜度朕容不下东宫旧人。

他站起身来,“你说很对,也说的很好!不管他们包藏何种心思,你我需得秉持公心!以公而论,从这里下手便于使国策与北华趋于一致。这也是提醒我,东宫旧人若不触犯律法,就当宽宏以待。若有大才,更当重用,使得人尽其才。”

长孙氏朝后一退,郑重行大礼:“陛下如此,天下之幸矣!”

李世民大笑,也朝后一退,对着长孙氏深深一揖:“皇后如此,朕之幸矣!”

夫妻俩相视一笑,一起起身,相携而站。

“陛下忙大事去吧,此事妾身来办。”

“若有为难,速报于朕,朕予你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