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3章 隋唐风云(109)三更(第2/3页)

其实,他们是射雕的。

于是,他们就辩解:“殿下,外臣绝无恶意!”

谁理他?俩孩子一人抱一只肥狗狗,吃力的朝回走。

桐桐与李世民带着两边的臣属,正议事呢。外面来报,说两边起了冲突。

俩孩子直接过来了,抱着受伤的狗狗,坐在父母的边上。

六郎和七郎手流血,一来就喊误会。

望岳一边撸狗,一边抬着下巴指外面的雕儿,“本公主每日里带着雕儿进进出出,谁人不知那是本公主的雕儿?”

“……”

“既知是本公主的雕儿,为何敢放箭?”

“……”

“看见雕儿,雕儿护着狗儿,你们不知道那狗儿是本公主与阿弟的么?”

“……”

“既知是我二人的,还要射杀?尔等这是丝毫未将我华朝放在眼里!”

韦尼子蹭的起身:“此事自然是国事!轻慢折辱我朝殿下,便是轻慢我华朝。此事若无交代,国事暂搁置。”

然后大臣们纷纷起身,事不议了,告辞。

李世民:“……”这要是我儿子跟我侄儿打架,那问题真不打。而今是叔叔跟侄儿起了争执,若息事宁人,那什么意思呢?尊卑怎么算?

这不是辈分伦常的问题,人家强调的是:俩孩子辈分小,但身份不小。这就是北华的待储之人,身份尊贵。

太皇上的儿子又如何?论起尊贵,谁更尊贵?

窦太后岂能不生气?几个庶子而已,便没有北华,你们的身份又凭什么挑衅嫡子嫡孙。这俩孩子乃是嫡枝嫡蔓。论起血脉尊贵,这时间还有比他们更尊贵的血脉?

杨氏显贵,李氏显贵,父母皆为显贵出身,这俩孩子乃贵中之贵。而今,又有国祚可守,敢问,谁给的胆子敢轻慢他们。

那一个个的,什么东西。

自己身体不好,无暇管束。

二郎与长孙氏,碍着身份,只要不在大事上添乱,并不多管。结果养出些什么东西?

窦太后一声从未说过过激之言,直到此次,她说李渊:“说句不怕你生气的话,便是望岳与临川身边的狗儿,也比他们尊贵。”

李渊愕然,像是不认识妻子一样,就那般看着对方。

“鲜卑自来母贵子贵,为何?”多少部族而今依旧如此,“母贵,则证明母家显赫,能身处居高者,总有过人之处。也唯有如此,女子所生育子女,才能优于旁人。正经出身的宫妃所育,那倒也罢了。只不过一些以色侍人者,其生育子女,愚蠢而不自知,轻狂悖礼,不知所谓。”

李渊:“……”

“承乾还小两岁,如何?他温厚知礼,与望岳与临川玩耍,如何?连争执也无。处处照顾,思虑周详。”可你看看你那些庶子,张狂无辖制,焉知不是你纵容之故。

李渊:“……”

“你也莫要说俩孩子的不是!小小年纪,国事家事分的清清楚楚,颇多不凡之处。后继有人,你我之幸矣!你娶我,我为你生儿育女,各个不算庸碌;长孙氏如何?聪慧明达,故而教养长子谦谦如君子。林公何等样人,而今在看其生育子女,如何?”

李渊:“…………你待遇如何?”

“六郎七郎废为庶人,养育于宫外,过活去吧。”

“此事……”

“此事不要去问二郎与长孙氏,我说了就算。”为甚要难为我儿子?你的话,我儿子不好驳,以后这样的事我处理,莫要问晚辈,“也莫要去为难三郎,北华朝廷上下一致不满此事,叫三郎息事宁人,那更是为难三郎。”

李世民也确实是躲着李渊,一边是亲侄儿,这跟各自什么立场无关。两个招人喜欢的孩子,还是亲侄儿,人的心态上来说,咱就说,心偏着嫡亲的侄儿呢?还是偏着庶出的,几乎没怎么见过的庶弟呢?

别说这牵扯国事,便是只家事,我也偏我侄儿。

莫说我侄儿占理,便是不占理,我依旧会偏着我侄儿。

但是,对于太上皇来说:年长的儿子哪有年幼的儿子亲?那么多小儿子围绕着,他稀罕孙子么?承乾都未必多爱,能更爱美见过的孙子孙女?

对自己来说,那弟弟是庶出的,爱不起来。

对于太上皇来说,这些儿子是亲生的,那些儿子也是亲生的。年长的叫人心伤,年幼的却招人稀罕。

故而,偏着谁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晚上了,草原上临水的缓坡上,四爷和李世民相对而坐。晚风习习,虫叫鸟鸣,李世民将酒递过来:“孩子没吓着?”

没有!

李世民说:“等在过几年,我把承乾送到华国受教,你若舍得,也可把望岳或是临川送回长安……”

四爷拿着酒囊没急着喝,侧脸看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