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5章 隋唐风云(111)二更

国界重新划定之后, 四爷就日日对着舆图。

桐桐跟他一样,两人围着被子,对着舆图愣神。

四爷知道,桐桐在思量怎么吞并西突厥、东突厥, 将西域与中原做更好的连接。

他问她说:“你知道李唐的君臣坐在一起, 在商议什么么?”

甚?

“一个锐意进取的君王,不会因为北边与咱们相和之后, 就停滞扩张。”李世民之所以是李世民, 那就是这样的人谁也无法阻止他的脚步。

四爷走到舆图前,手指朝西南继续移动:“吐蕃、南诏……”南诏在这个时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 但没多少年之后, 大理国就在这个基础上建立。

大理国的国祚长, 直到南宋时期,大理国也还存在的。

《唐书》上对’大礼国‘有过记载,这个时期的西南政权更迭极快, 直到段氏建国。

由此可见,唐朝把北边,西北边作为重要的打击对象。因为草原民族对中原民族的骚扰,这个隐患必须解决。

而今, 当你横插在中间, 给李唐带来了这样的危机之后,却给他解决了那样的危机。

一个安定的王朝,一群锐意进取的人, 是不会停止他们的脚步的。

他们会朝着更远拓展, 东边出海, 琉球、倭国, 西南从吐蕃、南诏。尤其是南诏, 南诏的强盛时期,疆域从四川的局部一致延伸到后来的老挝。

所以,咱们这么来了一下之后,大唐就不是大唐了吗?李世民的方向调整了,他要东出西进。

桐桐扭脸看四爷:“东出西进?”

嗯!你是靠经验积累,靠后世的见识来运营国家的,你的目的明确!但换言之,你又被自己的认知给限制住了。

你带着后世的情怀,去做民族融合,消灭战祸的事,不是说这没有意思。但是你跟一个天生便有帝王潜质的人放在一个平面上,你就会发现,人家是不受限的。

他的心在哪,他的疆域就在哪里。

这边稳固,我试图将来缓缓的吃掉你。那我现在也不会闲着,我会有别的突破。只是别的突破点不在原来的轨迹上而已。

所以,我才说,大唐还是大唐,还是闪耀于后世的大唐,它的疆域一样会很大,它一样会包容开放,成为世界的中心。

更有甚者,因为要朝西南拓展疆域,对于江南的开发会更有深度。

事实上,南宋给江南带去的改变是巨大的。但而今,对江南的重视和开发深度会在时间线上提前。在将来二十年内,江南的人口会大爆发。

桐桐跟着站起来,站在舆图前,她悚然而惊:“若是深度开发江南,重视江南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大唐比历史上的大唐更耀眼……”毕竟,西边的各方面因素导致了,地域广阔,但是经济上受限,人的生存环境会影响人口的多寡。

四爷朝桐桐点点头:打仗打的是经济,所以,你懂的!莫要大意,大唐的强悍而今便已经可以预见了。

是的!会盟结束之后,李世民与他的臣子们依旧是灯亮到极晚,常不常便说到天亮。

除了休养生息之后,大唐的的设想便是:东出西进!

为何呢?

北华遏制住了通往西域的路径,那除了陆地,还有海路!海路需要什么,需要沿海的补给线。补给线不够,不在咱们的掌控中怎么办呢?

打啊!

桐桐看着常青递来的消息,是的!四爷说对了,李唐君臣野心勃勃,北华挡住了我的路,现在就打的话,胜负之五五之数。

那怎么办呢?拿下北华,那是积蓄力量之后的事了!对北华的策略是——徐徐图之!

不急!

拦了我的路,我不会等死的!等我走通了另外一条路,咱们再说话。

桐桐:“……”在李唐看来,自己应该就是反派。其实,自己能理解这种心态,自己有大唐的心态,凡是不顺从我的,都是反派!

王师所至,顺者昌,逆者亡。凡是强盛的中原王朝,无一例外,都有这样的气质。

李唐的进取就像是鞭子,一鞭一鞭抽打着桐桐:这地方在人家李唐的手里,怎么怎么样了,我要是打不下来,经营不好,我就是历史的罪人呀!

于是,她也跟打了鸡血一样,手指点在东突厥上:“明年入秋前,必须拿下这里。”

四爷:“……”李世民确实在加深江南的开发,除了出台各种减免赋税的政策之外,对岭南地区也要建大城。

这个时期的岭南包括两广的大部分地区,然后就是海南和港澳。

这是为了跟东南亚、南亚、西亚……甚至于东非贸易提供便利的。

越是看人家李唐一步一步,桐桐越是觉得紧迫。咱走了人家的路,人家披荆斩棘,另外找路,一样风生水起,一样没耽搁李唐走上辉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