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1章 隋唐风云(117)二更(第2/3页)

他们不用脱鞋着履,地面为青石青砖,坐为座椅。他们的宫内很少看见内监,内官有男有女。他们的服侍颜色样式相差不多,品级不是按照衣服的颜色来区分的,而是看胸牌。

当然了,从侍卫的铠甲看,军中还是很容易能区分来的。这也是指挥的需要吧。

踏进内殿,高大的大殿门依旧开着,但另外两道东西大门通向两边,故而,最外面的大门开着,风也不会刮到里间。

这大殿改造的真好,利用当地的气候风向,改善了居住条件。

这几年,北华在衣、食、住、行上,都有了长足的改进。衣裳多为棉,能保暖;食多了炒制,铁锅在北华极其少见,胡人的香料为佐料,这一路走来,吃的颇有滋味;住的暖和,行的方便舒适。

只这几年,哪怕是多部族的国家,依旧没人造反。而且,属于部族的特征在逐渐减少。以前还能看到服侍的多样性,现在……从大街上走来,发现穿着都差不多,更像是朝廷官员穿什么,他们都效仿什么样式。

几年过去了,雍王也不见老。

他身穿红袍,坐在上首:“魏大人,久违了。”

“见过雍王殿下。”

“免礼!”四爷笑着起来,扶了魏征,指了指边上的位置:“来!坐。”

魏征坐下去了,屁股下面是温热的,这是暖炕。脚放在脚踏上,能感觉到融融暖意,脚踏下还预留了空间放炭盆么?

由此可见,住公房的普通百姓,在冬天是不必受苦寒的。

他感叹了一声:“雍王功勋卓著,叫人钦佩。”只衣食住行这些看似小事上的功勋,就足以确立他的地位。

这样一个人……当初留在大唐多好呀。

四爷倒了茶,推了过去:“尝尝,这是二兄叫人炒制好,特地给送来的。”

而今多是煮茶,像是雍王这般只品清茶者,还是少。

但……这般饮来,倒也还好。

四爷一看,人家这是不喜欢。他便指了指边上另一个茶壶,玄奴给端过来了。四爷放在小炭炉上给煮着,不大功夫:奶香、枣香、茶香、果子香、花香,一股子脑的冲了出来。

他给魏征倒了一碗:“尝尝这个。”

这一煮就对味儿了,我们是咸的,葱姜蒜调料都放的那种;你们是甜的,除了葱姜蒜调料都能放的那种。

魏征连连点头:“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四爷:“……”算了!跟你品茶,也是自找不自在。既然喜欢喝桐桐这种一锅煮,那就喝吧。

热茶喝了,从里到外才暖和起来。

四爷这才问说:“你从长安来,太上皇如何?太后如何?二兄又如何?”

那自然都是极好的!要说具体的就是,太上皇不太见陛下了,闹起了脾气,裴寂正劝说陛下,该修建一座宫殿安置太上皇了。

魏征这么说着,四爷就点头,裴寂不会无缘无故的建议,彼是李渊先有这个想法。

“太后身子每况愈下,臣来之前太后曾召见,多是惦念雍王殿下与两位小殿下之语。”

四爷叹了一声,“是啊!母亲必然记挂。”

“故而……陛下想修建宫殿。而今的皇宫位置低洼,到了夏日,入蒸笼一般!不止太上皇住着不舒坦,便是太后也多有不适。”

四爷:“……”这个魏征脑子转的真快!也是李世民这个帝王足够的宽和,给了臣子自作主张的胆量。

李唐可能确实在考虑修建皇宫的事,但李世民不会拿这个来跟自己提。而今魏征借着给太上皇和太后修建宫殿的契机,提出来了。

那么作为儿子,又会技术。不管从哪个方面说,不该出力么?给一些能工巧匠,这不是什么不合理的事吧。

他看到了北华的住宅条件,看到了这里的技术,所以,他想找借口要工匠。

四爷:“……”咱就说,你大胆不大胆!当然了,话没主动提,人家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暗示到这个程度了,自己不得主动吗?

这一主动,他不就没事了吗?

可四爷怎么说呢?“这宫殿是改造的。”他说着,就一脸的唏嘘,“改造花费小,北华崇尚简朴,倒是未曾想过重修皇宫。”

魏征:“……”这是说太上皇太奢靡了,陛下不该惯着。

如此不孝的言语,他是怎么做到说的时候面不改色的呢?当然了,林公也不是孝顺的人。

他正想着怎么接话呢,就听雍王又说:“你的意思本王明了,本王也是李唐的雍王。既然李唐需要,那……你回去准备准备!明日一早,本王陪你参观营造司,看看北华的锻造工艺。”

那当真是求之不得了!

魏征站起身来,深深一礼:“雍王殿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