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3章 隋唐风云(129)二更

临出发了, 北华送了国书来!随着国书一起来的,还有俘获的瓦岗旧人。

人被送了回来,一审一问,稍后查证, 一晚上就能出结果。

结果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李孝常、长孙安业意图谋反, 爪子伸到北华想挑事,不想被一群娃娃给拿住了。

李世民将审问的结果合上, 重重的拍在了桌上。李孝常的儿子犯罪被杀, 并未因他是皇室宗亲就宽宥!长孙安业当年赶走了长孙无忌和观音婢,虽则观音婢从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然则世人皆知此时, 便是长孙无忌无意为难, 对方的日子也必不好过。

何况,长孙无忌非气量宏大之人,那长孙安业的日子便会更不好过。

一个皇亲, 一个国戚,两人联合意图谋逆!

长孙无忌被叫来,他沉吟半晌说:“此事……可私下料理。”

“不可!”李世民看他:“你留守长安!此事需得大张旗鼓的查,唯有如此, 才能叫天下知道, 朕与林公谋求两国相和之心赤诚!也尽知,蝇营狗苟之辈意图在我们之间行离间之事。他们若还敢动,那朕便等着!凡是露头者, 格杀勿论。”

是!

“那此二人……”

罪无可恕!一干党羽, 一经查证……无论牵扯到何人, 一律按律而判。

“此事事涉母后!”李承乾给母亲捧了茶, “您若不求情, 难免有人诋毁母亲。说您为了幼年旧事对其心怀芥蒂,故而致其死命……”

长孙皇后接了茶,叫儿子坐在边上,低声道:“此事若不是刚巧发生在先生,不是由北华告发,那么……咱们母子俩关门说话,为了名声,也为了不牵扯你父皇的名声,我是会去求情,让你父皇宽宥他的。可,这般重罪,必得流放。”

是!

长孙皇后看着儿子,“流放路上何其难……他会死?会病?会无所踪?”懂了吗?为了名声,面上可饶!可此人心生反意,则必得死。

李承乾不由的垂下眼睑,良久之后才说了一声:“是!”

长孙皇后放下茶盏,问说:“其实有件事,需得你帮我来做。”

“您吩咐。”

“昨晚梦见你外祖母了,想着该派人去祭祀。可我这一动,你父皇必知!恩赏下来,大张旗鼓。你舅舅那里已然是烈火烹油,若再添油加火,必非好事!故而,想着私下去办此事。你身边若有可靠之人,打发去跑一趟吧。”

李承乾:“……”母后这话似有所指。

长孙皇后没戳破,只是心里对儿子多少有些失望。那名叫称心的宫人,若非自己帮着隐瞒,陛下早就该知道了。

可这件事,她尚未相好如何跟陛下去说,这可是嫡长子呀!是夫妻俩寄予了多少情感和希望的嫡长子。

心里存了事了,她服侍太后的时候难免带了出来。

窦太后精神极其不好,但此次还是要跟。她说她要去见她家三郎和在外的孙子孙女最后一面,谁说也无用。

长孙皇后面上一失常,窦太后就以为:“是本宫的境况堪忧?太医说还能活几日?”

“您又多想。”长孙皇后挨着窦太后,“是承乾,围着他的人心思不纯,故而忧心。”真实的情况可不敢叫老人家知道。

窦太后:“……”没说实话!她其实是知道为什么的。曾经一度以为,我家三郎有龙阳之好。

其实,承乾来请安,身边带着个人,看神情便能瞧出端倪。

她叹了一声,说皇后:“而今,已然是不幸中的万幸。若我是你,你知道我会如何做?”

如何?

“他生为嫡长子,好似便也无法选择!你们一味失望,然则,孩子岂能不委屈?他未曾做错什么!这个时候我会想,他幸好还并不是太子,他是皇长子,皇长子身有隐疾……”

说着,她就看向儿媳妇,“他若真的只喜欢……那便由着他去!身有隐疾,故而不能婚配!不能婚配,便无子嗣!将来不拘是过继哪个,都可!无子嗣,便无后患。”

省的因为嫡长子的后裔叫人忌讳。

“他只是不娶妻,只是无子无后,不是没有伴儿。”窦太后叹了一声,“如此,孩子便好好的!他轻松自在的去过他的日子,这何尝不是一种好的结局。”

长孙皇后:“……”老人家眼明心亮,竟是看出来了。她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儿媳自问对孩子教养还过的去……对孩子用了心了……可怎么就叫人钻了空子……心中怒气升起来,恨不能打杀了去……可打鼠唯恐伤了玉瓶,何敢露出分毫来?甚至于怕戳破此事叫孩子的脸面上过不去。”

“这怎是你的错呢?”窦太后叹气:“……宫中貌美女子不缺,他若有心,只怕都有庶子庶女出生了。可那般多的女子,唯独这个称心入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