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1章 岁月长河(2)二更

桐桐扫视了一眼, 这一间二十三四平大小的卧室里有两张架子床,可以住四个人。这不是宿舍,这是家中。

这一家有四个女儿,大的二十一了。小的今年十六了!原主行三。是这家的第三个女儿。

另外还有一个弟弟, 今年十四, 还在读中学。

她从卧室出去,客厅的沙发上, 老太太正坐在边上读报纸!看见桐桐了才抬起头:“喝了吗?”

桐桐扬起空杯子往厨房去, 拧开水龙头把杯子洗干净,然后倒扣在洋瓷盘里, 这才走了出来。

老太太放下手里的报纸, 指了指边上的单人沙发:“坐!”

桐桐坐了过去, 没有言语。

这个年月这个家里住着四居室的大房子,而原身的父亲只是银行系统主管后勤工作的一位后勤主任罢了。

如今立场不正确,是很难过的舒服的。

而原主的父亲林暮秋是个极其不善于言辞的人, 说一句讷言那是夸赞。他能过的相对顺遂,那是因为原主的祖父,三十年代就参加了G命,坐过国党的大牢, 在里面受过严刑拷打不曾变节, 一直参与根据地的金融工作,后来在转移的时候为了保护公有资产,牺牲了。

就牺牲在解放之前。

而他的妻子谢曼是电报员, 也在金融系统。当年全凭电报联络的时候, 这个岗位十分要紧!非政治过硬者不能担任。

他们婚后都忙着工作, 林暮秋几乎是在保育院长大, 而保育院又是随着部队的开拔不停的迁移, 颠沛流离。据说,当年林暮秋小时候被抓去指认他的父亲,看到了他父亲被拷打的全过程。

自从那之后,他非必要就再不开口说话了。

也因为这个,林暮秋只要本本分分的干自己的工作,上面的领导不管什么立场,都绝对不会为难他!甚至不仅不为难,还处处庇护于他。

这一家五个孩子,大姐林樱今年二十一了,四年前十七岁的时候考上大学了,可惜当年大运动就开始了,她这个大学上的……一半时间都是组织下基层实习。

今年毕业之后分配到了银行工作,虽然银行几乎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业务了。

老二林棠今年十九了,按说中学毕业之后就该下乡了,可她属于接触电报较早的孩子,报名了电报员培训,前三天会有淘汰,但是她过了!参加了一年的培训之后被分配到邮政总局。

老四林柔今年十六了,通过珠算进入了银行学校,毕业之后会先从柜台开始。

最小的是个小子,叫林渠,才十四,还在初中混呢!老太太就不太叫林渠去学校了,一周去那么几次,剩下的时间就在家里关着呢,学高中的课本,练珠算。

这会子没有算盘珠子的响声,应该是看书做习题着呢。

谢曼看着坐过来的孙女:这个孩子的脸是用脑子换的。

兄弟姐妹五个,就没有一个像她一样,翻开课本就不开窍。跳舞这个……家里不是说反对,只是也并不很支持。

但她自己喜欢,从小在少年宫学的,苦练也练出来了!她们团长跟她爸是一个保育院长大的,要不然这种笨孩子,还是长的这么打眼的笨孩子,是真不敢随便放出去的。

就像是游行,聪明的人避开,别人爱闹就闹去,咱呆在家里不行吗?为什么非要出去。然后头上一片瓦,砸破了脑袋。

“越是你们团长庇护你,你越是要在业务上精进。不要再出去凑热闹,有训练就按时去训练,没训练就老实在家呆着……”

桐桐‘嗯嗯嗯’的应承:“好!不跑了。”

平时去上班,都是她爸送她过去;下班她爸又亲自接回来!出事的时候是周末,她在家呆着呢,去菜站买个鸡蛋的功夫,跑去凑了一下热闹,就出意外了。

“那你去休息吧。”老太太起身,“想吃什么,给你做。”

“什么都行。”

老太太看着那一双清澈的眼睛,水汪汪的干净又无辜,她沉默了一下,朝屋里喊:“小渠,去买半斤肉回来。”包饺子吧!

单看这双眼睛是很难发现她不机灵的。

笨……就笨点吧!

一个少年开门出来,一边套大棉袄,一边问:“咱家这个月还有肉票呢?”

不多了!还有。

林渠朝桐桐咧嘴一笑:“三姐,等着,一会子吃饺子。”

包饺子了,桐桐也不好意思在卧室呆着,好歹能擀皮吧!

结果林渠自己洗手之后和面去了:“你回屋吧,一会子就好。”

还没走呢,大门开了,林棠先回来了,把帆布包和大衣挂起来,一听见剁肉声就乐了,“包饺子呢?奶奶您放下,我来。”

说着话就去洗手,路过桐桐的时候停下来看了看额头上的伤:“还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