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2章 岁月长河(43)二更

天冷了, 霜都降下来了,该冬储菜了。

四爷把王竹兰的工作给调动好了,这件事一直也没跟家里商量,就是好端端的, 王竹兰从菜市场的给调动到管理办公室去了。

还是菜市场, 不过是在办公室里面,每天戴着袖章, 不定期的出去转一转, 看一看,解决一些纠纷就行了。

这活清闲呀, 谁不想干?

可太难调动了, 咋就轮到咱身上了。

却不知道四爷为了这个工作呀, 费的那个周折。这是集体单位,不能脱离街道办这个大范围,可腾挪的空间太小了。另外, 这地方距离家近,出了胡同拐弯走三十米就到了,来回不费事,走路要不了十分钟就到家了。

要满足方方面面的需求, 又没有那么多单位, 怎么调动?

这都小一年了,这边的菜市场、粮站、副食品商店各方面的供应都是四爷费心调配的。

王竹兰被调动了,他们领导才说:“我的王大姐呀, 您就没发现, 咱这菜市场今年配送来的菜, 品质都好。”

啥意思?

“韭菜下来的时候, 连着一星期, 别的地方只有韭菜卖,一分钱一大捆,吃的人打嗝放屁都是韭菜味,谁家都一样。咱们市场这配额了一半,对吧?豆腐、豆芽、粉条,蒜苗,豆角……是不是还有得卖。”

“是啊!咱们跟人家不一样?”

“不一样!别的地方其他菜品能占两成就不错了。”

“是吗?”王竹兰就说,“那我得说望才去,这不是占其他地方便宜吗?”

“那可真不是!咱们得大多是计划外的……”这里面有个情况,除了蔬菜公司统一收购之外,集体单位还允许在特殊的情况下,自行按照定价去收购一些。

所以,大的单位都有这个指标!咱有这个指标,但是去哪里收购呢?

这不是你家儿子给指的路吗?给联系联络,咱这一片都跟着吃的实际的利益了。

“就拿冬储菜来说,你去看看……咱这一次拉回来的冬储菜,可都是一级菜,各个白菜都在十斤以上……”你以为找来的都是一级这很容易吗?

人家这么费心的是为啥的,咱心知肚明。

这不,天一冷,王竹兰的工作先期调动了,上办公室来吧!以后还有用得到你儿子的地方,你在咱们才好开口。

就这么着,王竹兰不用在菜市场搬着蔬菜来来去去,不用跟顾客为扒皮不扒皮的事扯皮,不用为找钱的事争执,也不用再乌泱泱嘈杂的环境里一呆就是一天了。

办公室里炉子开着,可以用罐头瓶接热水,慢慢喝着!等暖和了,人多的时候出去转转,看看一切是不是正常就行。

回到家,她都没反应过来:我儿子这么大能量了?

这件事自家男人想办,可这几年了,也一直没办到呀。

她拾掇葡萄糖瓶子里的西红柿酱,桐桐爱吃这个,今年趁着西红柿上市,熟透熟好的时候,她腾出一半的票买成西红柿了。老二媳妇在医院,这葡萄瓶子拿了不少回来,又是煮又是晾的,而后给做成了西红柿酱。

冬天想吃西红柿炒蛋,或是想用白糖拌着吃也是行的。

她收拾好,又把瓶子用报纸一个个的包好,赛到筐子里,她拎着就给送去了。

可桐桐和四爷不在家,林家这边的冬储菜是大头,人口多,家里的冬储菜光是白菜就得七八百斤。

今年多了一个林棠的对象,叫陶然。这俩是打算年前结婚的,这会子也在老丈人家帮忙。

陶然的五官只能说是中等,身材高大魁梧,反正跟‘陶然’这个名字是有些不搭配的。

他父亲老兵,因战残疾了,右眼瞎了。解放之后就在公安系统,他妈是那个年代崇拜英雄的代表,女子高中毕业,在当时的电报所工作,后来合并到邮局了。这个阿姨不仅是林棠的领导,还是林棠学电报时候的老师。

是陶然的妈妈先看中林棠,想办法叫人撮合林棠和陶然,这不就撮合成了吗?

两人虽然不是一个单位的,但都在一个区,都是这个区的公职人员,所以,他们可以在邮局分一间筒子楼。

一间十八九平的房子,在楼道里做饭,公用水房和厕所。

但这种筒子楼比平房好多了。

房子分下来了,最近都粉刷结束了,床和家具正往里面挪呢!两人想在元旦前把婚礼办了。

四爷不爱跟这个陶然一块干活,因为这个人也不爱说话,沉默寡言型的!

本来嘛,老丈人就不爱说话,结果好容易有个挑担了,这位也不爱说话。不爱找话题,不爱搭话,都是很好的倾听者。

咱就说,就一个小舅子还算活泛,这小子十六了,过个年都十七了,高中马上毕业了。这小子通过特殊渠道,被部队特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