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3章 岁月长河(54)二合一(第4/4页)
让人家坐了,取了红薯干递过去:“尝尝,我自己烤的。”
刘嫂子取了一根咬了一口,特别又嚼劲:“这咋做得?”
“我那炉灶能烤,这得蒸了烤,烤了又蒸,往复三四次才能劲道耐储存!”
“一斤地瓜也做不出三两来吧?”
嗯!也就三四两。
桐桐一边熨衣裳一边跟对方闲聊,反正是好一会子都没聊到正题上。
等桐桐把衣服挂了,撸袖子准备做饭了,刘嫂子跟到厨房门口,才红着脸开口问说:“……咋这新厂,招人是咋招的?”
桐桐:“……”她不好给准话,“好像需要的技术工特别多,得从其他单位,甚至于地方上的厂子征调。这是从地方朝京城调人,好技工都很踊跃。”
技工愿意来,哪怕暂时安排不了家属也愿意,这必然会导致非技工人员的数额占比更小。
刘嫂子听出来了,小林是说给本单位子弟的机会不多。
可再难她还是开口了:“小林,能不能给金科长说说,给我们家挤出一个名额来。”
桐桐:“……”办事不是这么办的,你先得问如果招工的话,有什么条件。然后填表的时候,你哪怕胡诌一个特长呢。就算是想走后门,你给我一个给你走后门的借口嘛!
我都告诉你呢,要技工!要技术!
你哪怕说你儿子在生产大队学修车,参加过当地的农机学习,这也算是跟机械挂钩。
回头你再把情况给我一说,四爷再顺势精准一留,这事不是就成了吗?
我跟你聊了这么半天,你听什么了?
她都挠头,再一次强调:“是在生产大队吧?现在这生产大队都有手扶拖拉机。会开拖拉机么?会开的一半都能修。浇地的时候是不是还得用抽水机,柴油机,能用的一般都能修。”
你就顺着这个填!就是不会开,不会修,那也写信过去,马上去学,马上去摆弄摆弄。拖拉机真的不难学,抽水机小故障看看就会修了。能说出零件的三四五来,咱都算。
给你点拨到这个份上了,听懂了吗?
哪怕你啥也没学,只要表格上有体现,这都能睁一眼闭一只眼的,懂没?
刘嫂子还是没听懂,她开始说她的艰难:“我儿子也都奔着二十岁的人了,再耽搁下去,该咋办呀?我们两口子没本事,之前的装卸工……我儿子也没招上。咱也不知道人事科那些人是干啥的,我家两个孩子都下乡了,好歹给我一个名额吧!”
说着,眼圈都红了:“小林啊,嫂子实在是没办法了。我们两口子就跟你们熟,这事你跟金科长要是不帮忙,我真的不知道该咋办了。”
桐桐:“……”不是的!咱不能把事办的这么明白。要不然,哪天出事了,咱这就是有问题的。
走后门这也是技术活,别叫人逮住了把柄,对吧?
我把话透给你,你照我的暗示去办,一切合规,只咱俩心知肚明,不必说破吧。
这么直白的求开后门的办事方式,桐桐真就……没法应付了。
她哭笑不得,只能说:“要不,你回去跟刘哥合计合计。”
合计什么?
刘嫂子回去跟刘建设说:“是不是要啥东西?”
刘建设:“……”他摇头,“咱这日子过的,能挤出多少来?他们那日子过的,稀罕谁的三瓜两枣?东西多了,咱拿不出;东西少了,人家看不上。”
“那可咋办呀?”刘嫂子就问,“那就是不愿意办,叫咱合计合计跟他们家的交情。”
刘建设:“……”他叹气点头,“应该是的。”
刘嫂子一脸哀求,“我听见金科长回来了,你过去再求求!哪怕给人作揖下跪呢,为了孩子的嘛!”
刘建设连着抽了两根烟,脊梁骨都像是被人压断了一样,起身就要出门。
手都摁到门把手上了,他指了指屋里,“不是还有过年的时候剩下的一包牛舌饼吗?拿来。”
刘嫂子赶紧取去了,一包六个,之前取出两个待客了,只剩下四个,她给里面塞了两团麻纸,把点心包撑起来,这才递过去:“好好给说说。”
嗯!豁出脸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