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7章 岁月长河(78)二更(第2/3页)

这给街道上办了大事了,真就是材料一交,人家随便扫了几眼,该走的流程一走,这就算是交接完成。

王竹兰退休,刘千山接班。

苏素一死,刘千山要是只在胡同这一片活动,那是碰不上熟人的,跟她以前的圈子距离太远,压根没有交集。所以,谁能戳破她的身份呢?

而今,又一年,情况在逐渐好转!以她父亲的级别,可能是三五个月,最多半年之后,就应该好转了。只要隐半年,至少再不用怕了。

刘千山一安顿好,就看老三的工作怎么安排了。

四爷的意思是,既然一户一名额,咱家当然有名额,你去我那边顺理成章。

可金老三摇头:“不给你添麻烦!我一去,人家得说,瞧!咱们金厂长为了安排他哥,那可真是费神了,撒出那么大的网子,其实目的只有那一条鱼!为了不叫人说他寻私,他是大费周章……”

四爷:“……”所以,就是不去?

“嗯!不去!”金老三袖手歪在沙发上,“这事你别管!”

四爷说:“查的挺严的,别太邪性。”

金老三白眼翻他:能邪性过你?狗头军师,一天天的就知道躲在背后出主意。咱俩谁邪性?!

四爷问说:“总得有个方向吧?你朝哪去呀?”

“第一,不能离家太远!”

嗯!方便照看家里,毕竟刘千山上班的地方就在这一片。

“第二,得考虑我老丈人的接受度。”

四爷:“……”有道理!就是要看起来多少体面一点。

“第三,你嫂子其实是个文化人!”人家那家庭条件,那圈子……对吧,就不是咱能够得着的。

四爷:“……”这就有点难了,哪里能符合这样的条件呢?

结果就是三天之后,金老三说工作的事处理好了,他回头把粮油关系一调,这就算是回城了。

在大家为一个回城名额都快为难死的时候,他这事说办成就办成了。

金举人问说:“哪个单位?”

“农林技校,就在西边那个……那个技校。”

“啥?”你找的单位还是个中专技校,“你能教什么?”

“我是林场的,怎么就不能去农林技校了?”金老三信誓旦旦:“他们需要管理实验田的校工,我不够格?”

校工?人家的家属都安排不过来。

金老三就看自家爸:看这话说的!就不能是人家单位确实需要个有经验的?

金举人:“……”

金老三挠头:回头我还得上个大学去!明年我就争取个推荐名额!农林和师范是国家补贴和扶持的院校,带的补贴最多。农林大学从农林技校招生,给农林技校的推荐名额最多。

我呀,得是咱家第一个大学生。

但是呢,这些话只在心里想一想,先不言语!毕竟,自己想起来都觉得这件事透着那么一股子诙谐劲儿。

可不是诙谐吗?

这个工作谁不笑?不是说不好,而是金老三这种人跑到学校去,可别污染校园吧,

桐桐先是笑,可笑着笑着就又觉得金老三其实考虑的是对的,他至少想的是婚姻的长久问题。双方肯定是有差距的,在现在看着,共患难,这个情分打底,很难得。

但是从长远看,两个人本身的差距,这不仅仅是出身、家庭条件、成长环境这些因素,还在于本身是不是足够丰盈,是不是能跟得上对方的步子。

所以,他这种人可以说想要什么工作,哪怕是歪门路,他也能给疏通的得到这个工作的时候,他选择了技校。

哪怕是个校工,可学校的环境,他接触的就是专业术语。他就是有那个氛围,重新去学。之后呢?

会不会走管理层?他这种人还怕混不到管理层?

这是不是一个体面又稳定的路子呢?

从校工到后勤领导,后勤领导也是校领导!而学校和政企之间,干部是流动的。要是以此为跳板,可以说是坦途一片。

越想越觉得金老三选的这个路子有点意思。

她就发现,她跟四爷真的一点都不用为两家人操心,人家肚子里盘算的贼清楚了。

是的!谁也没指望他们俩操心家里呀!

林暮秋指着一袋子的东西,使唤陶然和林棠,“你俩受累,给送去。”

然后陶然任命的给送去,吭哧吭哧的给扛到楼上:“开门。”

桐桐把门打开:“这是……”

陶然大喘气,林棠在边上说:“爸妈不放心你俩,年货给你们准备好了。米面猪油、菜肉!”

“我这边有!”

“有啥呀!亲家今年人口多,过的紧巴!你们贴进去了,爸妈操心你吃不好,都给你拾掇来了。”

桐桐:“……”其实我吃的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