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9章 岁月长河(80)一更

新的一年, 总也有新的事情。

才过了年没多久,林棠怀孕了。金家老三两口子一上班,工资和粮食配额也就都有了。王竹兰正式退休,但其实她并不带孙子。老大和老二家得孩子, 人家放到单位的托儿所, 孩子吃的更好。而且,中午的时候, 父母还都能去看看。

一大早上, 天刚蒙蒙亮,王竹兰就起床, 拿着粮票和钱去国营食堂门口排队, 这里早起有炸油条, 队伍排那么长,排到跟前她只买三根。

一根给公婆,两人从中间分开, 一人吃半根。一根给刘千山,她身体不好,需要补养,长时间没油水的不行, 油条吃着吧。

还剩下一根, 她拿着走七八分钟,过去拿给桐桐。不说去年因为老大、老二家得孩子小,为了给孩子弄奶粉贴进去的,就是老三家两口子回来, 老四家也给补贴了不少。

而今自己退休了, 老四每月拿十块钱和五斤粮食补给自己,这是悄悄给的。顾虑的是老大老二有孩子, 没那么宽裕;老三又才回来,这安家费钱着呢。

就他负担小,收入相对好一些,给的孝敬钱。

孩子给了,她就接了。接了想办法再给补贴回去吧!所以,早起买一根油条,把老爷子自己磨的豆浆灌到水壶里,就给桐桐送去了。

一早起来,这一片现在好生热闹,人来人往,进进出出的。

这家属院认识王竹兰的人多了,都知道这是金厂长的妈,所以,谁不热情呢?

一进楼,就有人热情的帮着拎篮子:“大娘,我帮您拿上去吧。”

不等王竹兰拒绝,人家拿走了:其实轻飘飘的,就一根油条,一壶豆浆。

“哟?您得起多早才能排上?”

“退休了,又没什么事!”王竹兰说着,二楼几句话的功夫这不是就到了吗?

王小草从三楼下来,找闫文静拿点药,闫文静这边有给孩子用的常备药,就见人家婆婆早起排队给买豆浆油条。

桐桐打着哈欠给婆婆开门,看见王小草拿着个小碗,就知道这是又病了,“又拉肚子了?”

“是啊!这孩子能磨死我。”

桐桐听的都愁,现在的药都是片片,给孩子喂,得把药片碾碎,苦的跟啥一样,用水活了,用勺子给送到嗓子眼。孩子能不哭吗?

一哭就吐,本身吃的就不好,一吐半天都不吃,这身体怎么可能好?

桐桐就说:“打听个中医,给孩子肚脐眼塞上药试试。”这么一点大,孩子受的那个罪呀,真是叫人不忍。

王小草应了,上楼去了。

王竹兰进了屋子,桐桐把门一关,王竹兰才说:“没结婚以前,那也是长的算是有福气,肉乎乎的!现在再看,又黄又瘦。”

吃不好、休息不好,劳神劳力的,比桐桐老相十岁的样子。

桐桐脸没洗牙没刷,早饭来了。

等洗漱出来,豆浆有两碗,油条却只有一根。

四爷:“……”

桐桐看王竹兰:“妈,咱不至于。”好容易排到了,多买几根怎么了?她去厨房,把二合面的馒头切成丁,打了两个鸡蛋搅拌在一起,再切些葱花,炒了个馍花,再冲了一碗麦乳精,“妈,吃饭!”

王竹兰:“……”下回迟点来,吃了早饭,等老四上班了再来送。

她问桐桐:“今年的演出是不是能少一些?”

“明年应该会少一些,今年还不行。”桐桐吃着油条,按照年纪,今年自己二十三了。二十三一般就开始带新人,做好新旧交替的准备。

其实咱心里知道,等到七六年之后,类似这样的演出就很少了,一代时代的结束,舞蹈剧、芭蕾表演,除了国际出名的,在国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走下坡路的。

而今是没有什么娱乐,之后会有电视、录像,除非特别出名,除非有观众热别热爱,那市场反响跟现在不能比的。

当所有的东西都推向市场,要做商业演出,哪有那么容易?

等到七六年,她就正好二十四,七七年,开始落寞的时候,自己又刚好二十五了。

反正到了一定的年纪,团里好些年开始力不从心。

程娟说自从去年后半年开始,她就觉得不如以前了。六岁上开始学舞蹈,身体拉伤了不知道多少次。高强度的训练和演出之后,旧伤在阴雨天就会发作,酸胀难受。

这春上,才一场倒春寒,她的右膝盖肿了起来,出现了积液。

桐桐扶着她坐下:“给你找那个方子,你没用?”

“药材找不齐了!我家老刘去药材公司和医院都问过了,种药材有五分之一都没货。”程娟坐在边上,“得去医院,把积液抽出来。我这舞是跳不成了。”

桐桐:“……”其实针灸可以的!但自己不能给她针灸,“这样,我想法子再给你找一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