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2章 岁月长河(93)二更(第2/3页)
桐桐得去教育局查相关的招生院校,比如美术类的,有国家美院,有工艺美术学院,还有浙省的美院。
关于舞蹈的,确实没有,今年没有招生。
艺考除此之外,就是音乐学院、戏曲、电影学院。
那桐桐能选择的面就很窄了,原主不擅长数学,这是林家人都知道的!要是林家人都是没啥文化的人,那桐桐伪装一下,就说这几年用功了,进步了,这还能糊弄过去!可林家一家子都是搞数字工作的,生来就敏感。
就林暮秋那种智商,他盖戳认定的,说这孩子在数学方面没天赋,然后自己突然数理化精通,可能吗?
而考艺考有一个好处,首先,它归在文史类,而文史类不用考理化!其词,文史类中的艺术生,不用考数学。
也就是说,她如果参加考试,不用考数理化。
需要考的就是:政治、语文、历史、地理。
政治这个东西,听了十年各种大喇叭,只要考成绩都不会太差。
语文试卷不会叫你默写什么,这个是真的得硬功夫背诵。人家考的时候,把这些需要记忆的东西变成选择题和判断题。
那……便是考的好,也得说一句:运起不错,蒙对了。
而不会质疑你这个记忆力,怎么怎么样的。
政治和语文是大科目,这两门只要占据了大比分,总成绩就不会低。
而在美院和工艺美院的选择上,桐桐又觉得,几乎没得选择!美院的专业里面今年没有设计类的相关专业,而在工艺美院,却有装潢设计。这个装潢设计又分三个专业,其中有商业美术、书籍装帧和壁画。
要想跟设计挂点勾,那就只能选工业美院,然后选商业美术。
这商业美术是国内最早一个开设这个学科的高等院校。
选好了之后,桐桐就选自己的画作。招生要求就是,可以送或是寄自己的作品到学校的招生处。
那桐桐选择好了,又不是外地的学生,那就送一次去吧。
人家要一副作品,桐桐选了一副,但还是把精心准备的‘日常’画本给带上,一块给送去。
工艺美院的门口挂着个白底黑字的招牌,竖着挂在墙上。铁栅栏门开着,能看见学校里不是两层的小楼就是一排排平房,校舍简陋且占地不大。
去了之人,看门的大爷问:“同志,有什么事?”
“您来!我来报名。”
“登记一下!进门左拐,你就能看见了。”
桐桐登记完,进门找了过去。里面的老师还正在打扫办公室,桐桐站在外面:“请问,是来这里交作品吗?”
老师们年龄都不小了,四五十岁的样子,看见个二十上下的小姑娘,漂亮的不像话。
有个老师还笑:“小同志,这里是美院!电影学院、戏剧学院也招生,知道地方吗?”
桐桐赶紧拿了作品递过去:“老师,您真会开玩笑。请您指正。”
还真是来报名的!那就不能多接触了,只能先公事公办,“你填登记资料,把作品留下。”
留下,封入档案袋!桐桐把表格一填,照片之类的都留下,老师直说:“等结果吧。”
多的就不多说了。
桐桐告辞出来,路过后窗的时候听到有老师说:“匠气太重,没有灵性!”
这话说的……对!
另一个老师说:“但这个小同志……对社会活动还是关注的!文艺作品,主要是为了服务于人民。她能在点滴小事上,发掘闪光点,在画作上有体现,我觉得就是好的。”
桐桐就不再听了,这一届高考就是这样的,再是艺考,这里面的老师一定有把控方向的。这个老师的专业度可能不是很高,但是思想和立场就是杠子。
这个话一出,绝对没有会反驳。
所以,桐桐笃定,她很快就能收到对方的通知。
果然,通知来的很快,因为同城,她第二天就收到了。
王竹兰都觉得不可置信,拿着那张纸开始念:“林桐同志,收到你的报考申请,经评审,同意你参加考试。现发给你准考证件,并要求你在是12月3日之前凭准考证到指定地点报到,交报名费(五角)。12月7日到9日参加考试,切务延误。”
信里不止这一张,还有其他。
桐桐展开给老太太看:“这一份是学校给我们单位的信件;这一份是《选拔学生登记表》,这一张是《政审表》。”
另外就是一些说明,比如,给单位的信件,必须交给单位,请组织审阅、签字意见、盖公章。有单位的就是单位,没单位的就是街道办、大队公社。
章子盖不上,或是单位不同意,那完蛋了,肯定考不了了。
表格得自己填,但是还是一样,得送到单位,得由组织审核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盖章,然后由组织寄到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