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0章 岁月长河(141)二更
因为牵扯到这么大厂子, 有行骗的嫌疑,案子就到了上一级,陶然主管刑侦。
这件事已经很明显了,案子本分不复杂。咱就说, 厂子现在的人数接近一万, 怎么不冒充别人,偏偏冒充姚子光呢?
对姚子光的事情还知道的很清楚, 那围绕着姚子光肯定是能抓住蛛丝马迹的。
单位上接触他的同事不少, 但害他不会连厂子现在的全称都不知道,这肯定不是厂子里的人。而姚子光本身的社会关系并不复杂, 妻子失踪了, 他也在法院起诉了, 法院也判了离婚了。
他现在就是离婚带着女儿,女儿跟着他母亲。
他母亲和孩子住在胡同里,孩子今年九月都上小学, 就在胡同里的小学念书。姚子光长期出差,补贴很高,这祖孙的日子也过的很好。
姚婶子不糊火柴盒,每天孩子上学之后, 她自己背一筐子煮的茶叶蛋, 上火车站去卖。这东西在火车站门口好卖,半晌就卖完了。
每天九点到地方,赶到十二点就回来了。回来赶上孩子中午放学, 给孩子煮点挂面, 热个馒头就是一顿饭。完了她歇一歇, 再去买生鸡蛋, 带回来煮好, 一个个敲开,泡一夜,第二天继续去卖。
把孩子也照看了,自己把钱也赚了。
人家一调查,把姚婶子可气坏了:“这咋能呢?我儿子可不是那样的人。”
“那您做这个小生意,跟谁说过您儿子的情况?”
说我儿子的情况?没有啊!
“比如张罗婚事……”
“那没离婚,谁也不能等咱呀!是找了很多,可这才判离没多长时间。”
“可火车站门口你想卖就卖,没人撵你?”管理不严格,一般人想在火车站卖,可不大容易:“火车站,还有熟人?”
“就……一个认识的人,叫黄丑妮!她跟我家有点瓜葛,以前有些误会,后来碰上了,人还挺好的,照顾我,她是自来知道我家的事……但我儿子肯定没接触过。”
“那你儿媳妇呢?没发现回来看过孩子?”
“没有!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从来没有回来过?哪怕是去学校看孩子一眼,给孩子捎带个东西?”
“没有!都说王小草精神有点不大对了,我也不清楚!反正,他爸和他哥死后,她就有点不大正常!她妈妈在牢里去世,还是我儿子处理的丧事!
去年吧……去年还专门找了广播台,她以前爱听评书,我儿子在评书那个广播台还叫帮着播报了,他没能回来,还是托了金厂长!金厂长家的小林,她是文化单位的。在广播台认识人。是他们经手帮着办的,找王小草,告知她她母亲病逝了,看她能不能回来奔丧。
可到现在都没有见王小草回来过!老师都知道我家的事,也没听老师和孩子说过有啥人看过孩子。”
姚婶子说着,就盯着陶然看:“这位同志,我看着你面熟!你不是小金的连襟么?是小林的姐夫不?这件事你问小金和小林就知道了,我们家得事哪有他们不知道的?”
陶然笑了笑,“没事!婶儿,你忙吧!我就是例行问问。”见同事记录号了,叫这婶儿签字摁手印,他也就起身了,“那您在家吧,我们告辞了!要是有什么新情况,随时告诉我们一声。”
“那肯定呀!也千万拜托,这事可得查实了,要不然我儿子多冤枉呐!”
“您放心!正查着呢!咱不放过任何一个坏人,但也绝不冤枉一个好人。”
告辞出来,从这边没有得到有用的信息!这其中的一些线索,还需要去验证真假。几个人脚下一转,去了废品收购站。
这里是王小草以前工作的单位,去了解一下情况。
哑巴不能说话,只摆手说没见过。
可警察是干啥的?在哑巴房间的桌上看到了好几个旧东西,旧东西修补了之后还在用,每个上面都有‘顺一县’这样的字样。
就像是洋瓷杯子上,是三八妇女节发的奖品吧,六七十年年代,这种奖品都是有单位名字的;还有那挂着的帆布包,是顺一县供销社的;又有暖水壶的竹编外壳,上面也有顺一县的字样。
而这些都是旧东西!收废品的人,把这些还能修补好的东西挑出来,自己修补修补继续用,这其实没什么的。
但一个在京城胡同里的废品站,却能弄到这么多顺一县的废品再利用?
这要是周围哪个小年轻在顺一当过知青,他有顺一县的东西,回来之后当破烂把这些旧物卖了,这也说得过去。可如果是这样,那因为是一个单位的才是。
比如在公社插队,那奖品多是这个公社给的!或是县上有活动,先生给的。绝对不会是五花八门,哪个单位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