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6章 岁月长河(147)二更(第2/3页)
但是,而今干这个人的人特别的多!
刘千山马上转移了话题,咱家得货也得从火车站发货,只当听不懂,不明白这些人在干嘛吧!有时候不清理这些人,不是看不见这些人干的事,而是只有事大了,出手才有力度!
瞧着吧,总是有找死的往上撞的。
打了一会子牌,大家散了,准备吃饭!剩下刘千山跟桐桐两人了,刘千山才说:“你跟黄丑妮住在一个楼里,点头之交就行了。这种人做人上应该不是坏人,但是做事上一旦突破了下线,就很难说了。”
桐桐:“……”还得为我操心吗?她能说什么呢?只应承着,“知道了。”不说这个了,她只问说:“那……过了年,您跟我三哥一块走吗?”
实习了,去南边实习也行!两口子不能总分开。
“嗯!”虽然还是艰苦,但是:“能去!”去了对她的生意也有帮助,“你呢?回团里?”芭蕾舞……现在不好搞!
是的!芭蕾舞,现在不好搞。
过年了,金正儒也回来了,住进了老宅里。
一大家子得开两桌饭,孩子叽叽喳喳没个停歇的时候。
可一过正月十五,这位老先生又走了,很忙很忙的样子。不过这次回来,他给办了两件事!
一件事是他在京城成立了一家分公司,从港城运了车过来,谁用车就直接叫人把车从公司开过来。这不是私家车,是挂在公司名下的车。
第二件是这后半年通话,知道六六没合适的学校上,他给联系了一所小学的国际班。
其实,去年刚建了一所国际学校,但是学校太远了,要么孩子住校,要么每天有车接送。可这并不适合六六读!
可随着外籍人员的增加,有些师资力量雄厚的学校就增设了国际班,招收国际学生。
六六是个没有学籍的借读生,在里面呆两年,再择合适的学校吧。
而且,离家也不算是远。桐桐上班顺路给送去,下班顺路给接回来。要是太忙,家里不管是谁去接,也就是多跑一段路,不算是远。
这可真是解决大问题了!问长福他们去不去读,去国际学校也行,去国际班也行!但是几个孩子在胡同里窜惯了,不愿意去。
金举人也不觉得非要去读个国际学校就能成才,教育嘛,不着急!得孩子高兴才行。
于是,六六被金老先生给安排进国际班!在现在而言,这是最好的安排了。
孩子进了国际班,四爷和桐桐去送。一个班拢共就八个孩子,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去学校,教育方式跟国内的截然不同!
她会说英语,会说一点法语,还跟着齐维学说一点俄语,所以,她能跟班里的小孩玩的好,互相学着说话。
有些国外的小孩会喜欢棒球,会想着功夫很厉害想学,她也会找老师,去上古文诗词,去上数学兴趣班,去做科学实验。
观察了三天,完全没有问题,她一点都不排斥去学校。只是不爱在厕所拉臭臭,说厕所的卫生间没有门。
没有门是说蹲坑之间有格挡当时不是每一间都有个门遮挡的。所以,她都是上课期间举手上厕所的,因为那个时间段卫生间几乎没有别人。
桐桐:“……”行吧!你高兴就好!
她打电话的时候还给金老先生说,“太爷……我以后早晚去厕所!”
把金正儒逗的哈哈哈的笑,不知道是捐钱了还是专门找学校反应过,总之隔了一个周末,卫生间每个格挡都有个门。
六六上学就很高兴,今天要上舞蹈课,她书包里还得放着舞蹈服。
桐桐问说:“你的衣服会换吗?”
“不会!老师会帮我换的!”然后催促,“快点!妈妈,快点!”
行行行!快点。
有了车了,四爷和桐桐没客气,但也只选择了很低调的面包车。
桐桐拿了车钥匙,带着孩子出门。出门的时候碰上闫文静,她要蹭车,两人这不是同路么?
李正阳大了,不要大人送了,跟同学成群结队的走。
也就是黄丑妮,她出车是出门三天休息四天。所以,很多时候她是能接送苗苗的。
今儿下楼正好碰上,黄丑妮问说:“今儿是不是晚了?”
“是啊!今儿得带点东西,出门迟了点。”
车停在靠着围墙的位置,闫文静把孩子抱上去,桐桐都发动了车子了。别人好奇呀,车哪里来的?
桐桐给的说辞是:“公司的车。”
哦!那肯定是她公公那个服装厂的车!这两口子真行,公公辛辛苦苦干半年,买了车被你们两口子收缴了。
知道的人不觉得怎么着,四爷和桐桐都不觉得怎么着,反正被人议论了这么些年了,已经习惯了!大家都接受这个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