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1章 何处通津(22)一更

桐桐做春饼, 需要摊煎饼的平底锅。可锅一定得是多用锅,谁家能摊煎饼一个锅,炒菜一个锅,恨不能橱柜里塞十个八个锅, 可其实, 常用的还就那两三个。其他的一时兴起买回来了,一年到头的放在万年不打开的柜子里落灰。

这次搬家的时候就发现了三个人分别购置的各种便宜小电器, 但大多数时间都没用。

而且, 不仅仅是平底锅能摊煎饼,电饼铛也可以。

她用家里就有的两款分别摊了煎饼, 然后端出去给四爷:“尝尝。”有什么不一样。

煎饼薄如蝉翼, 他分别拿起一个, 抹酱夹点菜,这个咬一口那个咬一口……真没什么差别。

如果非说要什么特别的话,他指了指稍微左手这一碟, 有点似焦非焦的,其实口感上更香一点,但这不是锅的功劳,这是厨子掌控火候到位, “这是你用平底锅做出来的。”

是的!但现在这年轻人, 会控制火候摊煎饼的没几个。倒是这种智能的,简便实用。只要面糊的稠度可以,一般是不会翻车的。

她跟四爷说:“智能跟简便……它不一样。”

四爷吃春饼的动作一顿:很少进厨房的人,对这个……感知不是很敏锐。

桐桐就拉他看给家里买的锅, 质量肯定是很好的, 都是大品牌的电器,可就是有个问题:“这么一排功能, 别说老年人了,就是有些中年人用起来都得琢磨。看说明书麻烦,这个双击那个单击的。大部分买回去,除了使用最基础的功能,其他的……都是不太用。”

看起来是高大上的,可功能一直没走出他们的技术处和研发室。

“你说,常用的家电弄一款‘老年机’或是‘傻瓜机’,它犯法吗?”

这个智能那个智能,家里的各种遥控器一堆,完了厨房的用具智能到老头老太太们就用那种最简单的,这玩意会用。

四爷把饼子塞到嘴里了,“与其等着引起那些大佬们屈尊降贵的来找我这个维修工,咱就不如另辟蹊径。”

对!你能做这个程序,而迄今还有很多小的家电企业,他们生产基础款,满足低端市场。我有销售渠道,前期投资不多,可以找郑子慧。

“还有常克勤,二手车市场并不好做,他有意转型。这个东西投资不大,回本却最快。”四爷就笑了,桐桐这个提议很好,能迅速的积累原始资金。

自己有技术,郑子慧和常克勤有资金,桐桐和郑子慧又是销售渠道,唯一需要找的就是一家小的家电企业,他们负责产。

产销一条龙,在有人效仿以前,先赚一笔。但这至少得是半年之后才能拿出来的东西,前期的准备都得是保密的。

问题是你这次的厨房用具,选择什么?

“不带电器,只选炒菜锅和煲汤锅。”炒菜锅一样摊煎饼,技术炫出来,吸引的是流量,怎么着都不亏。

也摒弃所有的西式厨具,那么一排工具太麻烦了。一把厨房的厨刀就能满足所有的需求了。

四爷选的这一款刀就很好,真的是锻造的工艺好。

有了这个想法,四爷先去把技术这一关过了,然后才能谈跟人合作的事。

桐桐打开焖饭锅,举着锅盖叫四爷看:“冷凝水排不出去,打开锅盖,水全流到饭里了。”这个是不是有办法解决呢?

四爷:“……”搞研发的人,是真的得有生活。

技术流的人不会想到这么智能的东西竟然有人不会操作,这已经是很傻瓜的设计了,无法理解使用困难户这个群体。

可人跟人就……真的不一样呀!

他点头:“行!知道了,还有什么你觉得不方便的。”

桐桐指了指冰箱:“冰箱里面的旋钮,我都懒的去动。”

四爷去看冰箱,桐桐不停的吐槽,“档位1234567的,去问问,有多少人知道这玩意的用法!摆在那里是为了显的它有那个功能么?”

四爷:“…………”你以前也没吐槽过呀!该用不还是用了吗?

“能用,没觉得有多大的影响。我这人也不是很讲究。”桐桐跟着四爷蹲下看冰箱里面那个旋钮,“你看看方便吗?”

四爷:“……”这玩意一年也就动那么三四次,不常动的东西,也不存在不方便吧。自家这个是住进来之后,插上电源,自己就调好的。

他指着上面,“一到三,是春秋季或是短期保鲜;四五档冬季使用比较好,低温稳定;六七档位用到夏季快速冷冻。但要是夏季温度太高,放在二三档,压缩机超负荷也不好。冬天的话,外部温度太低,四五档制冷效率最好。要是冰箱放的满,适当调低一些,制冷均匀……”

桐桐看他:“这是北方的标准,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