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2章 何处通津(43)一更
这件事其实不光对那亲爸亲妈、后爸后妈有影响, 对桐桐一样有不利的影响。
年轻人会觉得:这种父母要来干嘛?虽不说十恶不赦吧,但就算是断了关系,再不来往,也不能说当子女的错了。
但是中年这个年龄阶段往上的人, 他们的想法不是这样的。
就像是网上也有声音说:“隔代抚养的情况太多了, 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养孩子,从根子上来说, 就是替子女减轻负担的。如果这孩子的父母不是人家的子女, 人家凭什么要养这个孩子?”
“如果说做父母的都没那么爱子女,那长辈又凭什么对出生没多久的婴儿有什么感情呢?”
“两边的长辈来抚养, 本质上就是为了叫各自的子女过好自己的日子, 经营好各自的小家。”
“这是她父母早早离婚了, 可就算是不离婚的家长,很多年轻人在年轻的时候,小家要兼顾工作, 要兼顾孩子,就是忙不过来。难道不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帮忙带的!大部分的长辈还是会拿出积蓄补贴小家的。”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很双标,结婚后,要是公婆父母不帮着带孩子, 不补贴小家, 他们便心生怨气,好似谁都欠了他们的似得;可换个角度,林雨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帮着养了孩子,这就又是当父母的不作为, 不爱孩子。
那么, 奉劝年轻人都想一想,在你们离婚之后, 孩子是自己带?还是家里的长辈帮着带?在单亲的情况下,经济不那么宽裕的时候,长辈代为抚养,将来你的孩子因此而心生怨怼,觉得你不可原谅,你又作何感想?”
“说林雨桐的妈妈不跟她联系,可出门在外,长时间不联系的人多着呢。她跟姥姥姥爷有联络,跟家中保姆常联系,那她知道她父母的情况,她父母也能从保姆口中知道她的情况。对于特种兵行程的林雨桐来说,父母没有打搅她,难道还错了。”
“说她父母没有金总联系方式的人更好笑,真要是必须联系,那么作为准女婿,主动留下联络方式,才是一个晚辈该做的吧!”
“对于她妈那些言辞,这就是家务事了!但一个成熟的人,就是要考虑到各种情况。如果当众不给继父面子,不顾及她母亲以后的夫妻关系,我觉得这也是自私的。就算是没有抚养,但是面子还是要兼顾的!只能说,林雨桐还是太年轻了。”
年轻人就觉得这样的言论简直了:“林雨桐才赚了点钱,就先安顿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证明她是个懂得感恩的人!”
“谁对她好,她就把谁安排的明明白白。那么这么一个知道感恩的人,随时都能跟保姆联系,几乎每天都要知道老人情况的人,为什么跟父母鲜少联系呢?”
“父母各自有小家,可以;但是如果他们能关心林雨桐,以她的作为,她不可能跟父母冷漠到这种程度。”
“现在好些人完全就是不问过往,不问这些人对林雨桐做过什么。或者说,不问这些年这些人没做什么。”
“有因就有果,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从因果来推论,那应该不难看出来,亲生父母就是失职了,继父母跟她毫无关系,那又凭什么要求她面面俱到呢?”
“如果说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隔代养孙女,做父母的不养孩子就没有责任;那么同理,做孙女的隔代养了祖辈,那么不赡养父母是不是也没有责任呢?他们当年怎么对这个孩子,这个孩子现在怎么对他们,这不就可以了吗?”
“已经有退休老师爆料了,是林雨桐高中的班主任,已经退休了。她说带了林雨桐三年,都没见过她的父母。甚至于高考前,一直说父母必须到,但是来的却是林雨桐的姑姑。这件事她印象深刻。”
“林雨桐工作室好几个人都是她的同学,有高中同学,有大学同学,听说搭建的检验室也是母校的老师和校友,这分明就是一个特别念情分的跟,跟郑子慧郑总也是一样,有情有义。”
“为什么有些人不相信一个在别的地方有讲情分的人在亲子关系中不是过错方,却一直把‘无不是的父母’挂在嘴上当成金科玉律。”
……
等结束了这一天的忙碌,苏琳把各种评论的截图发给她:好像跟我想的有点不一样。
这种事怎么说呢?要么说清官都没法断家务事呢。
桐桐摇头:“回!不用管。”现在说什么都是错。
“要不要回省城之后回趟家,见一面?”
“不用!”桐桐朝后一靠,“我回应什么都是错!甚至于回应是错,不回应还是错。”
不过是家事闹的大家都知道了,评头论足一番而已,过两天就水过无痕了。林成、程丹那边肯定是受影响的,尤其是在熟悉的人际交往圈子里,谁不笑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