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4章 何处通津(45)一更

“……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我认为我只做对了一件事,那就是‘诚信’。管子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这是说, 诚信能凝聚人心。什么是诚信呢?实事求是, 诚实守信,不欺骗, 不弄虚作假……自古以来, 诚信都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那么反之,不管包装成什么样, 权术、诈术、骗术, 都是不能长久的。

郑子慧看着镜头, 听着这些话,真的有些冒汗了。

现在做生意,哪有不包装营销的?欺骗消费者的手段很多, 但而今文明了,不能把那些叫欺骗,只是说人家的营销手段高明。

比如说土鸡蛋,人家‘土’是商标名称!

类似的手法多不胜数,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呢?

桐桐在发言的时候就举例:“……我曾在一条特色街上, 看见过一家炸丸子店。店门前排着长队……店不大,但是老板每天凌晨便去进才宰杀的猪肉,回来在干净卫生透明的操作间内操作。用当地产的花生油炸!一定保证食材新鲜,操作卫生, 价格合理, 服务热情。看过这家店,我深受触动……”

都喊着预制菜不好, 外卖不好,那这两个不好在哪里。如果这个不好,那与之对应的是否就是好的,既然是好的,又应该怎么去操作呢?

她还举例:“我以前住的小区,有小饭桌。小饭桌的阿姨厨房、客厅都安装着摄像头,学生来吃饭,家长是随时能看监控的。也就是说,从做饭开始,每一个流程都是经得起监督的。饭菜的口味如何,我没吃过。但我知道,那个小饭桌只收四十个孩子吃饭,多的就排不上了……”

有很多人说过,未来的就业方向应该是服务业,“……我有两个妹妹,她们大学毕业之后,没有求助,没有啃老,在调整了一段时间之后,各自在自己找寻的道路上努力着。她们以及跟她们一样的许多年轻人,她们调试了自己,努力适应时代的改变。那么将来,我相信时代会因为这些年轻人而改变。

他们或许不被家长所理解,没有在做传统意义上所谓的体面工作。但他们用他们的头脑,他们的双手,他们对新时代变化的敏锐感知,正在慢慢的融入这个时代……

我觉得,我们应该给予她们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包容,给他们一些成长的空间和时间……”

在网上沸沸扬扬的议论她的家事的时候,她夸赞她的妹妹?

是!亲妈后妈都有点想为各自的女儿谋算的意思,但是这跟两年努力的年轻人是没有关系的。

田菁闭着眼,听着手机里传来声音,她愣了一下,然后睁开眼。

这几天,她真的受够了!昨天出去进货的时候就中暑了,坚持到晚上出摊完,恶心的想吐。打开空调,老式的旧空调制冷效果奇差,突然之间就不制冷了。

热,烦躁,奶奶不停地打电话,爸爸非叫自己回家……这是父母又因为什么吵架了。

早起身形恍惚了一下,一下子就摔倒了,头磕在了茶几桌上。她突然就不想起来了,就这样吧……就这样晕过去,死了最好,再不醒来行不行?

妈妈说:你爸叫我去直播间的,现在事大了,又怨我?说到底,这事都是因你而起的,你能不能给我争口气。

爸爸说:供你读了那么些年书,花了那么些钱,到头来你摆摊,早知道是这个结果,当时叫你读书干啥?初中毕业去摆摊,这会子连房子都买了。

奶奶说:你爸妈都没上过大学,本指望把你供出来,能跟着你享福呢,谁知道读书读傻了,连个工作都找不到。

是啊!我没出息,我啥也不是,我就是个废物,我活着干啥?

天热起来了,屋里温度升高。妈妈的消息又追来了:你姐参加活动的直播。

然后发了个链接过来。

她刚看见,打开听着手机里的声音,听着听着,她就哭了。

直到姐姐发言结束,她才发了个消息过去:我其实想去乡下,我爸的堂哥堂弟都在郊县,田家庄都是田姓族人。

桐桐:?

田菁回复:我知道有些摆摊的生意不稳定,我想先攒点本钱,然后回老家去!老家还有我爷爷在世的时候的老房子。农村承包土地不难,好些人务工不回村,土地都荒废了。一亩地六百块能承包十年。

桐桐:嗯!然后呢?

田菁:我想办个经营许可证,弄个小的电磨,全监控的叫客户看看,黑面就是黑面!很多人减肥,想买到正宗的黑面都很难。我可以弄个二手的面包车,给客户送货上门。

我可以租地种菜,雇当地的农户帮我种一种,每次打什么农药,都跟群里的客户说一声!不打农药不现实,但是可以不用激素类药物,杀菌类的是可以的,对人体是无害的。只是这种蔬菜品相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