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5章 苟行于世(51)一更(第2/3页)
啥也没干,在这里跟苦主诉苦,几个意思?
当着武王的面,当着文武的面,四爷就摇头:“若要追,也容易!您这高徒必是逃去助商了,谁来征伐西岐,他必是投奔了谁。
他拿了您的法宝,之后两军对阵,那一定是无往而不利,必定会擒拿我西岐将领,而姜丞相也必是一筹莫展,不能对抗。
而为了克敌制胜,西岐便不得不诏安于他,于是,他重新效忠西岐,将功抵过。我若再执着处置于他,岂不是心胸过于狭隘?”
武王心里点头,若真是如此,那当真是不该。
四爷又说:“但凡两军交战,必有将士死伤。此死伤是必须的吗?就得让这些人都死在战场上?”
你放你徒弟走,叫他先背叛西岐,帮助朝廷来打西岐,不就是彰显他的能力呢?等西岐发现打不过他,继而劝降他,你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可这是要死人的!用两军将士的性命为你徒弟铺就大道?
这便是你们所说的天劫!那些死了的,都是该的,都是应劫的!
武王蹭的站起来,看向姜丞相:“亚父,可有着人去缉拿!”
姜子牙:“……”他心里叹气,“我西岐将中,还未有能克捆仙绳者。故而,未曾缉拿。不过,此人究竟逃往何处,我已下令打探。若有消息,必缉拿!”
说着,姜子牙一脸抱歉看四爷:“您放心,他日擒获此子,必议功过!”
看——人家说的是议功过!
现在惩处,土行孙便只有过!
等回头立功了,这不就有功了吗?
姬旦脸上便有了怒色,在武王抬眼制止之后,才住嘴了:需得阐教协助,故而需得忍耐其三分。
可方外之人插手政事,此为天下幸事?!
姜子牙心里叹气:不管是大王还是朝臣,以前多信赖依赖于阐教,仰视尊重于阐教。可此次事端,不仅百姓对阐教有了质疑,便是大王和朝臣,亦是有了质疑声。
这才是阐教之危呐!
散朝之后,姜子牙喊了一声:“十二公子留步。”
四爷站住脚看他,“丞相有何指教?”
“公子,此事确乃我处置不周,我会禀明师父,请师父定夺,绝不会包庇。”
四爷看姜子牙:“丞相……我对丞相并无意见!我只是提醒丞相,惧留孙道长平日里与何人走的更近?”最后,作为十二金仙之一的惧留孙投奔了西方教!
“……”
四爷摇头叹息:“丞相,功德在何处?在消弭战祸!可您回想一下,阐教中是否一直有人的作为与此相悖!先是挑拨阐教与截教,若两教相争,争执不断,则战祸不断。此乃助天下?
真正的助在于消弭于战祸,无人生事便无事!便是要征伐,也当思量如何减少伤亡。可却因阐教的参与,使得战祸加剧……人族为何要遭此劫难?
丞相,我师父乃阐教之人,因我师父之故,我才提醒丞相一声!此番若有真有西方教与阐教中人勾结,所行危害害人族过甚……那再往后……人族可还能信神?敢信神么?若真是如此,此不是阐教渡劫,而是阐教的劫难才刚刚开始。”
姜子牙:“……”
四爷轻笑:“丞相,若非桐君辖制住了截教,那么,将来会是什么局面呢?截教被灭,幸存者心灰意赖投入西方教;人族伤亡惨重,再不肯轻信阐教。阐教弟子中必有不少与西方教有缘,弃阐教而投奔西方教。
彼时,西方教大兴!此大兴为何能大兴,皆因阐教至今都在顺势!因着他们注定要兴,故而就让他兴。西方教兴,继而东进。百姓不闻西方教恶事,便会尝试去相信。
而因你阐教排除异己,内部不和,导致多少生灵拖入战端,故而,百姓便不再全信你们。敢问,彼时,阐教当何去何从!
故而我说,阐教若不惊醒,那么,阐教的劫难才刚刚开始。此劫难,来自于信仰之危。并非谁的术法高于谁?丞相,封神榜乃阐教、截教、人教三教共议,若结果是截教亡,人教衰……那么敢问,若有因果,此是否是阐教种下的恶因!恶因自有恶果之报!”
四爷说完,便是一礼:“言尽于此,在下告辞。”
姜子牙:“…………”
看着远走的背影,姜子牙长叹,他需得去求见师父,此子所言,并非罔言!
而此时,艰伯正在见一个客人,此人说:“不知名,但他护送夫人来朝歌,我与他有婚约!他该是桐君的庶出兄弟……或是王府其他公子?”
艰伯:“……”自家人口并不算是复杂。父亲的庶子是有,但当时都在比邑!护送夫人的只有桐,没有其他男丁!
而今这位新夫人有孕,是男是女尚且不知!桐并无其他兄弟姐妹,自己膝下,也只有一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