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低头不丢人(第2/4页)

到时并州依旧是乱成一团的并州,对远在京城的王允造不成半点威胁。

等等!

张燕瞳孔一缩,想起在并州的所见所闻,再想想到并州后并没有和荀氏闹得不欢而散拔刀相向的吕奉先,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吕布在京城愿意和荀氏合作可能真的和荀氏那个小辈有关。

吕布虽勇但无甚谋略,那小子能凭三寸不烂之舌让他的亲信宁肯以流民的身份留在太原种地也不愿再回黑山军,忽悠个吕布还不是手拿把掐?

何况以那小子的本事,过几年能成长到什么地步还不好说。

这么一看,并州岂止比冀州危险,那是比天下所有州加起来都要危险。

他们都和王允一样以为去并州死路一条,殊不知只要荀氏能有本事让并州和幽州一样起死回生,天下乱不乱就得变成荀氏说了算。

嘶,中原的世家大族果然不能小瞧。

张燕长出一口气,幸好他忽然福至心灵想明白了,不然还和全天下的傻子一样依旧被蒙在鼓里。

在并州立足需要强大的武力,养兵需要巨额钱财,只要吕布不闹事,以荀氏的家底撑到在并州站稳脚跟完全没问题。

王司徒想着把人推上死路,结果却把家族送到了人家手上,得亏荀氏不像董卓那样动不动就杀人全族,不然整个太原王氏都别想逃。

“将军,你知道……”

“哈哈哈哈哈哈~”

“将军,颍川荀氏……”

“哈哈哈哈哈哈~”

“将军,吕奉先……”

“哈哈哈哈哈哈~”

张燕:!!!

公孙伯圭!你他娘的别笑了!

张燕好不容易想明白荀爽闷声吃亏去并州之事的弯弯绕绕,迫切的想分享出来看看他的猜测有没有疏漏,但是几次想开口对面的公孙瓒都不接话,气的他怒发冲冠想揍人。

“公孙将军!”

“好好好,你再等等,我马上就不笑了。”公孙瓒满脑子都是张燕的兵去并州有去无回,屋里只有他们两个没有外人他实在忍不住。

这家伙平时怎么苛待底下人了?怎么别人一忽悠就全跑了?

并州也是,他还没见过谁家能这么快把混进城里的奸细都揪出来。尤其是招揽流民的时候,兵荒马乱的最容易混进去奸细。

张燕面无表情,两眼无神,“我没有苛待手下人,他们不是被抓也没被利诱。”

公孙瓒的笑声戛然而止,“那他们为什么要留在并州?”

黑山军的名声是不太好,但是至少有口吃的,并州穷的叮当响,就算荀爽有本事在两三年内将羌胡肆虐的并州变成五谷丰登的好地方,这两三年的日子怎么熬?

荀氏可没有袁氏的家底,也不像刘虞可以用国库的东西扬自家的名,养兵打仗到处都要花钱,朝中有王允虎视眈眈,有王允在太原王氏肯定不会配合。

没有意外的话,接下来这两三年并州百姓过的肯定比之前还苦。

“虽然不知道荀氏哪儿来的金银粮草,但是看太原上党两郡的情况,他们绝对不缺钱。”张燕看他不再哈哈哈傻笑,心中烦躁稍减,“前几个月春耕所有流民和被他们清剿的贼匪都被安排去耕种,这些日子农活不忙,空下来的人便去修缮城墙官道。所有人都靠劳力讨生活,因为干活就有饭吃,所以流民和贼匪全都安安分分的干活,连逃跑的都没几个。”

不光没有逃跑的,还有特意跑过去找活干的。

磨牙.jpg

公孙瓒抱着胳膊,不太理解,“法子是好法子,但也不至于连逃跑的都没有吧?”

用让流民干活换取粮食来替代这接开仓放粮救济百姓的法子古来有之,春秋时期齐国遭遇饥荒,晏子提议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同时齐景公想修宫殿,晏子便招募灾民来修建宫殿,一直拖延到饥荒结束才让宫殿完工,如此成功让灾民度过饥荒。

如果都是衣食无着的灾民流民,这法子的确能稳住他们,但是并州贼比民多,那些贼匪也都老老实实没别的想法?

张燕揉揉抽痛的额头,“目前来看,的确都老实的很。”

所有人都和军中差不多分成部曲屯队什伍,各队伍每旬分开休息,休息日的队伍进行任务统计,干的好的有奖赏。

赏赐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可能是一身新衣裳,也可能是两斤肉,但是架不住能获得赏赐的队伍能达到半数,所以所有人都干劲儿十足。

绝大部分贼匪在当贼之前都是百姓,那部分人不会生乱闹事,还有极小一部分贼匪是生来就不安分的,荀家那小子对这部分人另有安排。

生来不安分是吧?那当兵去。

流民百姓到并州后是恢复原业还是种田由他们自己决定,贼匪是被抓来的俘虏,没有流民百姓那么自由,不管是主动落草还是被动落草都得强制耕种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