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中黄太乙道(第2/3页)

荀小将军乔装打扮拦路劫道可以一眼看出不对,眼前这几位好汉……这么说吧,他们就算换上军装也会被误会成乔装打扮的贼匪。

人家都贼匪出身了就别咬文嚼字了,直接大白话说他们愿意跟着去颍川就行。

说的太委婉了人家听不懂,还会造成误会。

诸葛亮重重点头,“大哥说的对。”

诸葛玄无奈,温声细气的让几位好汉稍安勿躁,“我们去颍川。”

……

春深见夏,万物知时。

豫州的百姓忙于耕种,兖州的百姓却关门闭户任由田地荒芜。

田地荒着可以让贼匪觉得村是荒村,他们可以勒紧裤腰带靠存粮度日,要是被贼人发现村里在耕种只怕连小命儿都保不住。

没法进城避难,村里青壮也挡不住呼啸而至的贼匪,他们只能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呼啸而至的黄巾贼和黑山贼会和后杀的兖州各城闻风丧胆,在青州都没这么快活过。可惜快活的日子是短暂的,对上真正的精兵猛将后很快被打的节节败退。

他们从泰山郡进入兖州,逃跑也是朝着泰山郡跑。

补给已经被切断,沿途村寨在来时已经被劫掠过一轮,如今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想抢粮草只能进城。

然而他们只有本事抢无甚防御的村寨,碰到城墙就抓瞎。

打顺风局的时候黄巾贼和黑山贼亲如一家,打逆风局的时候两边迅速分道扬镳,生怕对方拉太多仇恨牵连到自己。

于是乎,牛大力以黑山贼的身份混入黄巾贼大部队的计划大获全败,要不是他急中生智当场改换门庭并给贼头头表演了一个打十个,只怕会被当场踹出营寨大门。

真是的,早说两边决裂了啊,早说的话他就直接说他们是黄巾贼了,反正不管是黄巾贼还是黑山贼都有大大小小几十上百个贼头,只要他编的好就能以假乱真。

贼头头们现在都焦头烂额,也没空彻查他的来历。

凭借战斗力让人高看一番的牛大力和他的兄弟们进寨子先喊饿,贼首张饶听的头疼,赶紧让人把他们带下去填饱肚子。

吃吧吃吧,吃饱才有力气为他卖命。

“老大,那几个真的可信吗?”正在擦刀的二把手眉头紧皱,“黑山军中的大小首领我都见过,以那小子的能耐不可能混不出头,会不会是官府派来的探子?”

“他们说起黑山军中的事情头头是道,打法也不似官兵那般正经,应该不是官兵。”张饶嗤笑一声,“如果真是官兵,只有七八个人就敢闯老子的大营也是有胆。”

二把手放下手里的粗布,“你的意思是……”

“不管他们到底是什么人,只要能用就是自己人。”张大帅眯了眯眼睛,“黑山军已经被官兵打的跪地求饶,实在不行的话咱也求和。”

东郡跑出来的黑山军只有青壮,他们黄巾军往哪儿转移都拖家带口,和官兵打起来还不如黑山军。

但是拖家带口有拖家带口的好处,黑山军穷凶极恶怎么看都是贼匪,他们黄巾军不一样,往官兵面前一站就是妥妥的老百姓,他们求和比黑山军求和更容易。

如今山里没有百万之众,他们男女老少加起来也不到十万人,其中能打仗的都在寨子里,满打满算才八千青壮。

那么多人消耗的粮草不是小数目,他们已经近半个月没有收获,再这么下去山里的老弱妇孺连稀粥都喝不上了。

现在等着他们的只有两条路,要么饿死,要么投降。

打肯定没法打,都饿着肚子拿什么打?

青州也没法回,他们和留在青州的那伙黄巾贼不对付,吃了败仗再回去得被那些狗东西笑话死。

二把手若有所思,“所以要让刚才那小子去官兵那儿诈一下。”

如果官兵愿意接受他们那皆大欢喜,如果官兵不愿意接受,死几个外人他们也不心疼。

张饶咧嘴笑,“聪明。”

他们走南闯北打过那么多地方,跟着朝廷没前途,自己当老大的话没钱没粮也不好混,但是找个靠谱的有官身老大日子最好过。

这不,黑山军那位渠帅张燕最开始是逼着朝廷封他为平难中郎将,现在撑不下去了扭头去投了公孙瓒。

他半年前试图在公孙瓒和袁绍干仗的时候去渤海分一杯羹,结果被公孙瓒胖揍一顿赶回了青州。回到青州后想着他们那么大的声势不能这么挫,于是顺路去北海打了一仗,打的那孔融老儿紧闭城门不敢露头才恢复好心情。

后来青州另一波黄巾也盯上了北海,正好他收到兖州黄巾的消息让他攻入泰山扫荡兖州,于是就调转方向来了兖州。

刚开始却是很顺,兖州境内的黄巾军和黑山军已经打出了所向披靡的架势,几路大军合流后足有百万之众,当时甚至有种大贤良师没能完成的伟业能被他们完成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