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惩恶扬善小分队!(第3/4页)
底下学生和家长们纷纷议论了起来。
“……宋琢玉是谁,几岁了?”
“她把哪道附加题做出来了?”
“她家里人平时都是怎么教孩子的,给报了什么补习班?”
阮仁燧瞧着那个名字,心想:好像有点熟悉啊,在哪儿听过似的。
汪太太从愕然当中回过神来,神色有些感慨:“宋琢玉拿了榜首啊……”
几个人听她如此言说,不禁齐齐看了过去。
汪明娘几乎是迫不及待地问了出来:“阿娘,宋琢玉是谁?!”
大公主在旁边赶紧竖起了小耳朵!
汪太太摸了摸女儿的头,也没卖关子:“宋琢玉的娘,就是宋巧手——你还记不记得她?先前你祖母过寿,她去帮着梳过头……”
阮仁燧实在吃了一惊!
原来龙川书院的入学头名,至少做对了一道附加题的女孩子,竟然是曾经蒙冤入狱的宋巧手的女儿?!
他心想:难怪宋巧手一定不肯依附于郑夫人,天资这样出众的女儿,怎么忍心让她跟随自己寄人篱下,埋没天赋?
转念又觉得自己这么想怪不好的。
就算宋巧手的女儿跟自己一样笨笨的,人家也一样可以出于爱护女儿的慈爱,不去郑家做事啊!
汪太太四下里瞧了瞧,低声跟他们说:“看,那边儿树底下的那个小娘子,就是宋琢玉!”
阮仁燧扭头去瞧,就见树下站着个熟人——曾经给他和大公主做过菜的刘永娘。
那个六七岁模样的小娘子,应该就是宋琢玉,她旁边那妇人容貌与她有些相似,应该是她的母亲宋巧手。
周围人知道这小娘子得了头名,纷纷上前去道喜,捎带着打听:有没有什么秘籍?
龙川书院张贴了前三名的卷子,所有人排着队过去瞻仰。
尤其是第一名宋琢玉的卷子。
阮仁燧也没能按捺住自己的好奇心,跟在大姐姐后边,过去瞧了一眼。
宋琢玉的字写的并不算很好,只是很端正,可见并没有跟从名师,而是纯粹自己苦练出来的。
前边二百六十分,她全都得到了,一点错漏都没有。
后边两道附加题,她把那道物理题做出来了。
解析《尚书》的那一题空着,一个字都没写。
三百分的卷子,只有那二十分没得到。
……
成绩落地,紧接着的就是分班。
大公主和汪明娘毫无疑问地被分到了最好的一班。
其余学生也是依照名次进行划分,同时确定授课和考试的进度。
毕竟这时代跟后世不一样,没有参加科举的年龄限制,是以分班和授课都无需要求学生们严格同步。
倒是阮仁燧的情况,引起了书院太太们的讨论,甚至于还专门请了小时女官和阮仁燧去说话。
因为阮仁燧太小了,只有三岁。
今年就读龙川书院的近二百名学生,只有三个不足五岁的。
且经历过考试之后,另外两个的家长已经决定中止入学,推迟一年之后再来。
这之后,就只剩下阮仁燧这一个不足五岁的学生了。
阮仁燧惊觉龙川书院的太太们居然对他怀抱有相当的希望!
理由是他虽然年龄最小,却也取得了倒数第十六名而不是倒数第一的好成绩。
且只看他的那笔字,就知道他是有天赋的,放到十班去,未免太屈才了。
太太们在犹豫,是不是把他放到五班或者六班去比较合适?
阮仁燧断然拒绝:“不,我要去十班!”
孟大娘子有点不解,但还是很耐心地问他:“为什么呀?”
阮仁燧就随口扯了个理由过来:“做人要脚踏实地啊,按照我的名次,本来不就该进十班?”
他说:“要是去了五班或者六班,对别的人来说,不公平。”
孟大娘子与办公室里的其余太太们肃然起敬。
到最后,不只是位列前十五名的学生们收到了奖状,阮仁燧这个倒数第十六名也拿到了一张鼓励奖状。
阮仁燧心想:行叭!
……
本朝书院的上课时间,基本上跟朝臣上朝的时间一致。
大头全在上午。
之所以说基本上一致,是因为下午也有一个时辰的课,上完就可以散了。
龙川书院也是如此。
这会儿公布完了成绩,也正式地决定了分班,书院管理层估计还有会要开,教室的桌椅和配套的设施也需要时间进行准备……
是以这一日的活动,也就到此结束了。
大公主和汪明娘领到了一张金灿灿的奖状,阮仁燧领到了一张鼓励奖状,三个人都有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