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德妃笑得殷勤又甜蜜:……(第2/5页)
过去的路上,近侍将打探来的徐太太的过往说给他听。
“那位徐太太,是已故荀相公和继室夫人所出的幼女,成年之后嫁去了扬州王家……”
阮仁燧听得有点讶异,因为扬州王氏也算是江南名门了。
他曾经学过几篇课文,作者就是扬州王氏出身。
他不由得问一句:“那徐太太何以至此?”
侍从低声道:“扬州王氏本是湖州王氏的分支,天后摄政时,湖州王氏的家主对政令阳奉阴违,触怒了天后,因而被问罪处死。”
“扬州王氏受到牵连,族中子弟也被夺官,一时凋零。”
“那位徐太太的丈夫也在其中,没几年便病故了,那之后她带着一双儿女北上,重又回到了神都……”
阮仁燧了然地点点头,紧接着又问:“那她为什么改姓了徐?”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即便荀相公已经故去,但单单那一个“荀”字,也是很值钱的。
此事侍从也不得而知,只含糊地道:“仿佛是因为她认了一位义母,那位义母姓徐?内中究竟如何,便不为外人所知了……”
阮仁燧也十分纳闷,只是不好深究人家的私隐,倒是多问了一句:“徐太太的母亲,可还在世吗?”
这一回侍从应得很快:“在的,在的。”
既然如此,那阮仁燧心里边就有谱了。
他果断地登了麻家的门。
今日休沐,麻太常倒没出门,正在家里读书,听人说皇长子过来了,还以为是自己幻听了。
“谁,皇长子?”
管事一溜小跑着过来,气喘吁吁道:“是啊,老爷,皇长子来了!”
麻太常赶紧放下手里的书本,出门去迎。
阮仁燧一点也不把自己当外人,往上首处找了把椅子大大方方地坐下,紧接着就把之前收着的状纸掏出来了。
“麻太常,这里有件事情,我盘算着还是得你来管才行!”
阮仁燧开始给整件事情上升高度:“勋贵子弟就能当众欺负表兄弟、表姐妹吗?”
“前首相之女,就能当众无故责打自己的妹妹吗?”
“荀侍郎作为人子,却不能抚恤母亲的爱女之心,这样苛待和漠视的自己的手足骨肉,这是应该的吗?”
“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善待,还能指望他忠君爱国?!”
一连几顶大帽子扣过来,麻太常听着都有点眼晕。
且阮仁燧有实打实的证据——京兆府出具的公文。
麻太常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神色逐渐严肃起来,捻着胡子思忖几瞬,最后点了点头:“殿下放心吧,这件事情臣知道了。”
阮仁燧也没多说,马上就要告辞。
麻太常赶忙挽留:“殿下一路过来,连茶都没有用一口……”
“哈哈,”阮仁燧爽朗地笑:“麻太常,说实话,我信不过你,所以同样的公文我准备了三份——还有两份要送到丁相公和屈大夫家里去,我很忙的!”
麻太常:“……”
阮仁燧笑着迈出门槛,捎带着给他补了一刀:“明天上朝,要是另外两位都弹劾这事儿了,就你不吭声,那可是很尴尬的哦!”
麻太常:“……”
麻太常木然地送了他出去。
阮仁燧同样又跑了一趟丁相公府上,最后是屈大夫家。
说实话,这才是他怀抱最大希望的地方。
也不知道他来的是巧还是不巧,屈大夫家里边正有客人。
且那客人他竟然也认识——是董二娘子!
久不相见,阮仁燧颇觉亲切,不自觉地带了点惊喜的笑,走上前去:“阿满娘子,你怎么也在这儿?!”
董二娘子莞尔,还没言语,旁边屈夫人便笑吟吟地开了口:“原来殿下也认识阿满?”
她满面欣然:“阿满小娘子可真是了不得,这次的小金榜试,她拿了头名!”
阮仁燧实在吃了一惊!
虽然他也听小时女官说过,董二娘子非池中物,也料想她既然敢与前未婚夫在小金榜试中一较高下,必然有所倚仗。
可董二娘子竟然如此争气,一举夺得榜首,也实在令人眼晕目眩。
这时候他才反应过来——难怪董二娘子会出现在屈家呢!
屈大夫是这届小金榜试的主考官,董二娘子夺了头名,依照本朝风俗,前者便是她的座师,既出了成绩,自然应该登门拜会。
阮仁燧回过神来,心里边也由衷地替她高兴:“原来已经张榜了?”
又兴冲冲地说:“等我回宫,就把这事儿告诉嘉贞娘子她们——她还欠你一顿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