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冤,冤枉啊!(第3/5页)
孟太太收下了,神情不忍:“妹妹,你,你多保重。”
张娘子向她深深地行了一礼,离开了。
那之后她再也没有打听过这件事情。
她不提,邹家当然不会声张。
没过多久,就听说邹处道的父母往神都去了——邹处道在那儿办了婚事,娶的是高门贵女。
因其门第显赫,婚事不在青州办,而要在神都办。
听说,连青州刺史都亲自往邹家去吃了回酒。
张娘子听说这事儿,心里边竟然也很平静。
都过去了。
如是过了几年,闻相公——那时候他还是尚书——途经此地,因与时任的刺史有些交情,便在青州短暂停驻。
张娘子受令前去献琴,因闻相公的一句夸赞,当天她就被刺史赎身,送到了闻相公处。
对她来说,其实也算是个不坏的选择。
老就老吧,邹处道倒是年轻,后来不也就那样?
闻夫人与闻相公年纪相仿,那时候早已经夫妻分居两室,连孙儿都满地跑了,见了她也很和气,像是看待一个年轻的后辈。
过了几年,她有了身孕,闻夫人就笑着说:“孩子们长大了,陆陆续续地都走了,再有个小孩儿出来哭哭闹闹,也挺好。”
是个女儿。
全家人挺高兴的。
老夫人给自己最小的孙女取了名字,守柔。
日子就这么顺遂地过下去了。
直到那日闻家人一起用早饭的时候,她又一次听到了那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
……
邹处道兴奋不已地从袖子里取出那张这几日间,摩挲过无数遍的公文:“孟师兄把他好好地抚养长大了——你不知道他是个多有出息的孩子!”
张娘子听得心神一荡,恍惚着从他手里边接过了那张公文。
她目光近乎贪婪地注视着纸上的内容。
孟姐夫给他取了名字,叫聪如。
他中了进士,还通过了很难的算学考试,进了匠作都水监……
这么年轻,就已经是从六品的官衔了。
邹处道还在那儿不住地说:“孟师兄好像跟他说了一些我们的事情,我总觉得他不太亲近我,大概是有些误会……”
他殷切地跟张娘子商量:“我们找个时间,一起去孟家走一趟吧?”
邹处道说:“你也知道,我如今在做吏部侍郎,膝下又没有儿子,孟师兄没有出仕,只是挂了个五品博士的名头罢了,聪如还是跟着我,对前途比较好……”
再品了品,又不由得道:“‘聪如’这两个字,我总觉得有些绕口,算了,总归是孟师兄养了他这么多年,他要是不想改的话,也就罢了,只是得把姓氏改过来……”
张娘子打断了他的话。
她捉住了一点:“你去见聪如了?”
她不可置信。
他怎么有脸去见这个孩子?!
他怎么有脸在将亲生骨肉弃置不理之后,又理所应当地觉得可以将其再度接回?!
他凭什么自以为是地去打破那个孩子顺遂了二十多年的平和人生?!
邹处道略微顿了顿,才说:“我在吏部,免不得会同他有些公务上的往来的。”
张娘子默默地攥紧了手里的帕子,心内衔恨,脸上倒是不动声色:“你想认他回去?你夫人和你的岳家,可知道这件事情吗?”
邹处道早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了:“我膝下唯有聪如一子,我是肯定要让他认祖归宗的。”
他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宁氏一定不肯,那就一拍两散好了,总不能为了她,断了我的香火吧?”
“只是我想着,她可能会闹一下,但最后还是会默许的。”
邹处道看得很清楚:“她有个女儿,现下也到了该说亲的年纪,有没有做吏部侍郎的父亲,可是很要紧的,聪如又有出息,再添一个得力的兄长,能嫁得更好……”
张娘子注视着他,只觉得遍体生寒。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真是一点都没变!
不,甚至于,他变得更冷酷,更无情了!
邹处道太过于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之中,丝毫没有察觉到张娘子的态度。
他脸上带着点歉然——起初张娘子以为这点歉疚是对宁氏夫人和他的女儿而生的。
不曾想,却听邹处道说:“我想着,总不好委屈了聪如,还是把他记在宁氏名下比较好,这样他既有个嫡出的身份,也能宽抚一下宁氏无子的空虚……”
张娘子幽幽地注视着他,久久无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