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神医妖道[完](第2/3页)

“长生远在兖州,能得知雒阳之事,已是难得。你未免对他过于苛求了。”常以忠比弟弟年长近二十岁,看他的眼光宛如看待天真的后辈,冷静下来的他庆幸道,“若非长生及时传信,为兄未必能有命在。”

……只他一人丢命也就罢了。更可怕的是,群龙无首的幽州未必能应对突厥来袭。他最小的弟弟与妻儿子侄焉能幸存?

常以周听了,也是庆幸不已。

他无法想象那样糟糕透顶的未来。

顾不得思考身处兖州的越殊如何得知千里之外的消息,且如此周密而精准,也顾不得痛骂新帝,眼下有更大的难关在等待他们。

草原上虎视眈眈的敌人已扑向幽州!

而他们只有未曾经历过高烈度战争洗礼的七千飞羽军,以及接连失去二号人物(常以信)和一号人物,又在内斗中损兵折将,士气跌至谷底的飞云军。

无论常以忠如何推演盘算,胜利的天平都缓缓向着似乎早有预谋的突厥一方倾斜。

常以忠的目光落在弟弟身上。

这一刻,他心中生出一个自私的念头。让三弟带着年幼的子侄离开,为常家保留一份血脉,为二弟延续香火,会不会更好?

“大哥,让我去吧!”

常以周却站起身来。他高昂着头,豪气干云:“我可是注定要当大将军的料子!”

常以忠沉默一瞬,终是颔首:“……说的对。我常家儿郎,可以死,不可以逃。”

“这就是了。”

常以周扣上青铜面具。

“区区突厥而已……”他的眼眸亮如寒星,“大哥你就坐镇后方,等我的好消息吧!”

“况且,不是还有长生吗?”

“他不会抛下幽州不管的。”

下一刻,他补充的两句话顿时令他气势全无。而常以忠眼前一亮,多了不少信心。

或许旁人不清楚,常以忠却对越殊的能耐再了解不过。此时反而遗憾,从前一直遮遮掩掩,不敢大规模冶炼铁器、提升军备,将大部分的资源都用在商业开发上。

幸而还有长生……

那个不简单的少年人已做下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令人不由对他寄予更深的期望。

与此同时,冀州,卧虎山下。

七路义军齐聚一堂,汇总浩浩荡荡十万兵马,无形的军气似直冲云霄,激荡层云。

包括天王军首领方鼎在位的七名义军首领应邀而来。

他们或是受过越殊救命之恩,或是受过其思想熏陶,在起义过程中理论结合实际,愈发为他的言行倾倒。收到越殊邀请的第一时间,七人尽起大军而至。

倘若十万兵马是他们精心磨砺的长剑,此时此刻,他们愿意为“玄微上人”而出鞘。

然而,越殊要的并非如此。

十万大军看似人多势众,实则无论是军备还是兵员素质,都远不能与边军相比。这十万人的战斗力,顶多只抵上万幽州军。

一旦踏上战场,意味着出生入死。其中将有多少人失去性命?倘若只为越殊一人,他自问无论如何也担不起十万人的性命。

于是,他为他们讲“华夷之辩”、“匹夫有责”,告诉他们一旦幽州陷落天下将不得安宁。

他要让每一个人知饶,他们不是为某人而战斗,是为他们自己与子孙后辈而拼命。

为“玄微上人”一人出生入死,并不值得。为天下人与子孙后代而死,死得其所!

由七路义军组成的十万大军终于开拔。

这支接受全新思想洗礼的联军带着推山填海、势不可挡的气势,直奔幽州而去。

一路上,他们不断遇到惨遭突厥劫掠的城池,同文同种的同胞血淋淋的惨状向每一个人诉说着越殊所言的真实不虚……

而伴随着一次次消灭的突厥小股部队,越殊对大军的调度与掌控也愈发趋近于完美。

此时此刻,幽州遍燃战火。

突厥大军长驱而入,连破数道关隘,肆虐十余县,终于被拦在定山关下。一旦定山关破,幽州将生灵涂炭。

残阳如血,遍染关山。

数不清的尸体填满了定山关下的沟壑,呼啸的箭雨化作天空中涌动的乌云。

常以周不知道自己已经有多久未曾合眼,他只知道,继续固守下去恐怕很难守住。

如今的幽州非但不能倚靠朝廷,还得小心背刺。幽州军只会越打越少,不会等来援军,反而要提防朝廷派人夺权,后方出事……

也罢,他本就不擅长守城……常以周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大步踏下城楼。

飞羽精骑最初组建的目的就是为了冲锋……既然如此,就让他豪赌一回吧!

年轻的将军跨上骏马,率领最精锐的骑兵冲上战场。他染血的青铜面具犹如鬼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