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冠军教父33(第2/3页)

对此,越殊同样有所预料。

他所探索的本就是一条艰难的道路,或许直到这一世告终都无法抵达终点。

但突破不了人体极限不代表《导引功》没有意义。世上99%的人都达不到需要打破天花板的程度,他们压根触碰不到天花板。

越殊提供的便是触碰天花板的机会。而三合一套餐便是从天花板上垂下来的蛛丝。

可惜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

而抓住这根蛛丝的人,只要始终不放弃,终有一日他们能凭自己的努力登上山巅。

哪怕因为年限尚短,初始天赋不高的原因,这些人目前的实力提升还有限,暂未取得亮眼的成绩,越殊却对此坚信不疑。

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意识到实力不断进步的这些人虽然不敢妄想登上山巅,却纷纷对越殊这个没有名义的老师无比的信服。

只有他们自己最了解自己的情况,很清楚100分就是自身极限的他们却是越殊的帮助下打破桎梏,开始向120分冲刺……这个惊人的事实意味着什么他们怎会不知?

这是无与伦比的再造之恩!

想到其他人居然不识货,甚至有某些运动医学专家大言不惭地说他们的恩师在搞歪门邪道,大家努力训练的干劲更足了。总有一日,他们要用事实证明恩师的实力!

越殊对志愿者们打了鸡血的原因一无所知。尽管《培元针》和《导引功》并未取得主流认可,在治愈伤病这方面,他却凭过硬的专业实力获得了高度评价。

过去几年间,他几乎每到假期都会接受国内俱乐部邀请,担任一段时间外聘医生,偶尔还会做训练师的*兼职。越殊早就考取过相关证书,专业水平同样经得起检验。

一来验证理论,二来为华国体育界培养人才,三来还有高薪回报,俱乐部与运动员各赢一次,越殊赢三次,可以说赢麻了。

这一年的暑假,越殊再次接到一家俱乐部的临时特聘,给一名年仅十七岁的天才网球选手做特训。

起初,小天才还有点傲气,看不上越殊这个大不了他几岁的训练师。

半个月下来,小天才恨不得让俱乐部直接签长约,把越殊绑定为他的专属训练师。

对此,俱乐部当然是一百个乐意,奈何越殊不可能答应。

一个月短约结束,他只在小天才恋恋不舍的目光中给出一个联系方式:

“《人体极限与进化之路》了解一下,这是我的研究课题。要想走得更远,随时可以到燕大运动医学研究中心来找我。”

他这话不是对一个人说的。

俱乐部的教练和运动员都听到了。不少人露出习以为常的表情。毕竟越殊不是第一次这样干了,每次接受外聘邀请他都会宣传一波,试图拐走几个志愿者。

其他人不以为然,唯有今年刚刚加入俱乐部的天才网球少年李明州眼睛唰地一亮。

他认真点头:“我会的。”

“你不会真打算去那个研究中心看看吧?”眼见越殊走远,其他人才憋不住问出口来,“不是,季医生那一套你真的信啊?”

“为什么不信?”李明州反驳得有理有据,“接受他特训一个月,比我以前训练半年效果都好。人家是运动医学专家,又这么懂训练,跟着他练不比自己练强多了?”

这时,旁边有人喊道:“快来快来,田径世锦赛女子800米决赛,看比赛不看?”

“看看看,等我们一起看!”

“今年田径世锦赛华国选手表现真不赖,好几个项目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要知道田径可不是我们的传统强项……”

俱乐部中,关注过这一届田径世锦赛,从预赛一路看到决赛的人,此时议论起来。

没怎么关注的人惊讶过后,顿时也对今天的决赛充满期待,他们兴致勃勃地坐在俱乐部的大屏幕前:“听说这两年女子田径好像出了个厉害的选手,势头很强……”

“你说的是苏子衿吧?这位姐也是异军突起,以前在国内最多排第十吧,21岁之前表现也就还行,从21岁拿下全运会冠军开始起飞,势头越来越猛,四年来国内和亚洲级别的赛事拿了一圈冠军,就差世界冠军了!我看她前几轮的发挥都是数一数二的,说不定这次世锦赛就能一举夺冠!”

认真关注过比赛的人如数家珍。

立刻有人点头道:“两年前田径世锦赛她拿了季军,两年后卷土重来希望很大。不过,比赛看实力也看心态,顶尖高手差距很小,前有当年力压她夺冠的琳赛,后有崛起的天才小将,夺冠也不是易事啊。”

说话间,发令枪的声音骤响。

大家瞬间安静下来,一眨不眨地盯着墙壁上的高清屏幕,仿佛唯恐干扰选手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