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一起来谋反吧(第2/3页)

天子就是天子,纵然再昏庸也是天子。天子岂能愿意受人逼迫,这些人谈论的立太子一事,他看是成不了。

即便心中对此并不看好,曹操也依旧一言不发。

朝会在每月初一十五举行,称为“朔望朝会”。天不亮时,百官就已经抵达宫门,在此等候入宫。

今日大部分官员都带着一股隐秘的兴奋,他们在肩膀交错的时候会默契交换一个眼神。

有一些边缘化的官员也注意到了这不同寻常的气氛,却摸不着头脑。

比如被迫连着听了好几天呕哑噪杂笛声的蔡邕,就因为刚回洛阳,还没有进入士人圈子,从而一头雾水。

怎么短短几日他们就背着自己多了一个好似人人都知道的秘密?

宫门缓缓打开,朝阳初升,百官按照品阶排作两排,跟随引路的宦官步入宫内。

刘宏在高座上懒洋洋打了个哈欠,有一搭没一搭听着官员奏报。

“臣有一事上谏,国不可无储君,如今天下安定臣请陛下立储,以安天下人之心。”

刘宏猛然睁开眼睛,心中一道怒火涌出,他抓紧龙椅把手,身体微微前倾,他勉强维持平静,通天冠上成串的珠翠遮掩住了他眼中的愤怒。

“卿认为,何人当为太子?”

开口的官员抬起笏板,然后数十道鼓励的视线仿佛给了他勇气,他一字一句道:“皇嫡长子辩,可为太子。”

片刻之间,百官队列中半数官员纷纷出列,举起笏板:“国不可无储君,请陛下立太子。”

刘宏掐紧掌心,恐怖的视线在为首出列的大将军何进身上转了一圈。

刘宏闭上眼睛,再睁开眼,站在殿中的何进忽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大将军窦武。

先帝无子,他是先帝的堂侄,并非亲生。桓帝死后,窦太后与大将军窦武商议,将身为解渎亭侯的他迎入洛阳登基为帝。

可权势依然被窦太后和窦武为首的外戚把握,刘宏还记得他那几年的屈辱他连自己的生母都不能认,他在洛阳当皇帝,他的亲生母亲在河间做“慎园贵人”。

直到他后来年纪再大些,联合宦官一起诛杀了大将军窦武,他才是堂堂正正的天子,才能立他的生母作太后。

可那几年大将军窦武的嚣张已经印在了刘宏心中,这一刻,刘宏看着同样是外戚、同样是大将军、同样有士人支持的何进,眼中冒出了杀意。

那些人迫不及待的等他死,好让外戚再次掌权!

“尔等是在诅咒朕死?”刘宏怒气冲冲站起来,斥责。

“朕告诉你们,立太子是朕的家事,还轮不到你们管!”

百官皆愣在原地,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刘宏连上到一半的朝会都不管地转身离开。

刘宏怒气冲冲来到寝殿,抬脚把桌案踹到一边,大骂一通,张让和其余宦官伏低做小哄了许久,刘宏才略微收敛怒气。

“朕要去见太后。”刘宏沉着脸。

张让机灵道:“摆驾长乐宫。”

长乐宫内,董太后正抱着刘协逗弄,看到气喘吁吁的儿子进来,奇怪开口:“谁把我的宏儿惹成这样?”

刘宏往榻上一坐,迅速把今早朝堂上的事情说了一遍。

“不可立刘辩为太子啊!”董太后显然也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做天子,她却连皇宫都进不来的那段悲惨时日,当即泪如雨下。

“今日的何进和昔日的窦武有何区别,都是欺负咱们母子。”说着董太后悲从心起,呜呜哭了起来。

刘宏一开始只是个贫穷侯,和董太后之间的母子亲情不是寻常天家母子能比。看到母亲流泪,刘宏连忙安慰董太后。

“朕没答应他们。”

董太后老泪纵横:“我的儿,若是娘走在你前面也罢了,若是你走在娘前面那些豺狼如何肯放过为娘啊。”

“刘辩蠢笨,协儿聪慧,我儿要立太子也该立协儿才是。”

刘宏接过董太后手中的刘协,看着刘协乖巧聪慧的模样,喃喃道:“等协儿再大些朕就想法子立协儿为太子”

一侧随侍的张让耳尖一动。

在这瞬间,张让有一丝怀疑日后的帝王当真会是刘辩吗,毕竟陛下的态度摆明了偏向皇子协。

可这丝怀疑只是转瞬之间,张让想起了神通广大的陈昭,想起了今早那乌压压一群请立太子的士人,又看了眼没几年能活的天子和刚开始读书识字的幼童刘协。

天子想立皇子协为太子,那也要先能活到皇子协长大才行啊。

张让心定了定,出了长乐宫之后立刻招了身边忠诚的小黄门耳语几句,小黄门频频点头,一溜烟跑没了影。

长秋宫中。

何皇后也已经收到了宫外兄长送过来的消息。

她面色铁青,手中紧紧攥着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