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拐走蔡文姬的黄毛丫头

天气悄然回暖,暖意融融。桃树枝头上一片桃花繁盛,娇嫩的花瓣,层层叠叠,灿若云霞,三两粒桃花点点,探入院墙。

粉嫩的花瓣随着春风落在蔡琰肩头。

蔡琰盘膝坐在亭内,素手轻轻抚动琴弦,琴声悠扬。

“女郎的琴声乱了。”跪坐在蔡琰身侧的婢女小声评价。

婢女常伴蔡琰身侧,耳濡目染之下,对音律也有几分鉴赏本事。

蔡琰无奈推开了琴案:“如此明显吗?”

婢女点头,中肯道:“昨日郎主回府之后娘子的心就乱了。”

“不过谁能想到经常来咱们府上找娘子玩的陈家娘子居然会是青州牧呢?”

婢女感慨:“听说比郎主的官还大呢。”

蔡琰默不作声。

昨日父亲下朝之后就把她唤去,神色严肃告知了她陈昭的身份。

原来与她一见如故的陈家熙宁真正身份竟是黄巾出身的昭明军渠帅陈昭,而且还摇身一变,从反贼洗白成了大汉州牧,真真正正的封疆大吏。

她只觉自己运气颇佳,能结识一位与自己心意相通、能一同挥笔论道、畅谈天下大势的闺中密友。

结果陈昭不是纸上谈兵,她是真的在平天下。

那一刻,复杂的情绪如汹涌潮水般冲垮了蔡琰的理智防线,无数思绪在她脑海中翻涌、交织、碰撞,纷乱如麻。

鬼使神差,在父亲询问她先前知不知晓陈昭身份的时候,蔡琰忽然开口。

“阿翁,熙宁答应我了我要随熙宁一起共图大事。”

蔡琰懊恼低头收拾琴案。

而后她父亲就生气了,说什么陈昭那个黄毛丫头不当人子,欺骗她感情,命令仆妇看守院门不让她出门去找陈昭。

早知便不该把此事告知父亲,蔡琰边后悔边担忧。

今日一早赵云翻墙过来,让她安心在家中收拾好包袱等主公来。可她父亲根本就不想让她随陈昭而去,命令下仆把院子把守的结结实实,自己要怎么才能出去院子呢?

天色渐暗,夕阳缓缓铺展开来,凉风悄然拂起。

蔡琰眼神余光猛然看到了墙头上露出的一颗脑袋,她按在琴案上的手瞬间抓紧案沿。

墙头上又伸出一只手,指指婢女,又指指她身后的屋子。

蔡琰努力压制住自己激动的情绪,吩咐身边婢女:“我有些冷,你去我房中把我那件狐狸皮披风拿过来。”

婢女不疑有他,起身便往卧房去了。

蔡琰看着婢女的身影消失在房门后,扭头一看,心脏猛然一跳。

“熙宁!”

已经熟练翻墙进来的陈昭眉眼弯弯竖起手指放在嘴边:“嘘。”

蔡琰立刻抬手捂住嘴巴,只有一双眼睛惊喜看着陈昭。

“有什么要带走的行李吗?”陈昭扫视一圈院内,“衣裳就不用带来,咱们到下个县城再买。”

蔡琰摇头,小声道:“没有行李,只是我还没给父亲留信。”

“无碍,我等会告知蔡公一声便是了。”陈昭拉着蔡琰走到墙边,松开手,后退两步,借力助跑。

她敏捷得如同一只花豹,纵身一跃,身姿轻盈地跳到半空,紧接着迅速伸出手,左手稳稳地抓住墙沿,身体在空中微微晃荡了几下,随即右手也精准地攀了上去。紧接着,她双手猛地发力,用力引体向上,顺势将一条腿搭上墙头,借助这股力量,轻盈地翻过了墙头。

而后对着站在墙下的蔡琰伸出右手:“文姬手给我。”

“啊!娘子!”

抱着披风的婢女一抬头就看到了骑在墙头上的自家娘子,目瞪口呆,手中披风落地也丝毫不在意。

被发现行踪的蔡琰十分慌乱,陈昭一手揽住蔡琰的肩膀,把她先送下院墙,自己则不慌不忙骑在墙头上,笑着对听到声音匆忙赶过来的蔡邕挥挥手。

“蔡公,昭带着文姬共成大业去了,公莫要记挂”

蔡邕气得吹胡子瞪眼:“混账!真是混账!”

陈昭神色桀骜,冲他随意挥了挥手,紧接着果断跳下院墙,一个箭步冲到骏马旁,双手抓住缰绳,脚尖在马镫上一借力,身体如飞燕般轻盈地翻身上马,伸手揽住蔡琰,两人同乘一骑,潇洒地扬长而去。

只留下陈昭得意的大笑声和蔡邕怒不可遏的怒骂声。

这可太坏了。

蔡琰抱紧陈昭腰肢,红彤彤的脸抵在陈昭背上,剧烈的心跳和耳边的风声掺杂在一起,让她情绪更加亢奋。

她想到陈昭方才的放肆举动就不禁双颊通红。

“阿翁必定气坏了。”蔡琰喃喃道。

陈昭熟练牵扯缰绳,“他把他的意愿强加在你身上活该生气,要是他能正视你的想法,何至于生气。”

又不走心找补了一句:“我说话直,文姬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