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知我罪我,可读《春秋》(第2/3页)

她找了份普通名帖早早就入府了,东一句西一句偷听,走到这处院子猛然被一番高谈阔论留住了脚步。

也就是她右侧这个身形清瘦挺拔,面庞白皙的俊秀少年。年纪虽少,谈吐间却颇有见闻,和他那几个言论浮于表面的同伴相比,此人有几句话一针见血,的确有真本事。

陈昭这个看到贤才就走不动道的心又起来了。

少年看了一眼陈昭,懒散以手支面:“我出身寒门,挤不过那些豪族子弟。”

“许子将评贤,只论才华不论出身。”陈昭淡淡笑了一下。

“那你为何不过去看热闹?”少年仿佛来了兴趣,凑过来和陈昭聊天。

陈昭觉得好笑:“我先问你,该你先回答我。”

少年懒散耸耸肩:“许子将论贤,若是没有本事,凑的再近也得不了好评语,若是有本事,又何须许子将再论。想要许子将评语之人,一为名声,二为官职,在下恰巧都不想要。”

“你若都不想要,今日又何必来太守府赴宴?”陈昭一语中的。

少年脸上却全然不见被揭穿的尴尬,他大笑两声摇头晃脑:“在下自然想要名利,只是于我而言,出仕的时机还未到罢了。”

如今朝廷腐败,朝中官员要么和宦官争权夺利,要么在地方剥削庶民,这些都不是他的志向。一展拳脚,他的拳脚总不能只用来殴打宦官吧。

“那女公子为何不去寻许子将?”少年眨眨眼,狡黠道,“我方才答了你两句话,如今你也该答我两句。”

陈昭失笑,换了一个更加放松的姿势:“行,我也答你两句。”

“我不去寻许子将,是因我也不在意他给我的评语。”

“为何?”

陈昭莞尔一笑:“我是什么人我自己清楚,不必外人来评。”

恨她者骂她反贼,爱她者称她神女。她与黄巾为伍,和宦官同盟,毒杀大汉天子,谁能比她自己更清楚她做过的坏事呢。

同样,谁又能比她更清楚她做过的好事呢。

曹操找许劭要评语是为扬名,她的名气已经够大了,无需许劭再为她扬名。

“哦,那嘉倒是想知道女公子如何自评?”少年兴致勃勃追问。

“两句话你已经问完了,这一句我不想回答。”陈昭起身就要离开。

“我以我之秘事作为交换如何?”少年急匆匆挽留陈昭,厚着脸皮,“嘉在颍川还算略有薄名,与女公子交换秘密,女公子不亏。”

话说到一半就走,他能绞尽脑汁想这事想得一个月睡不安稳。

“你应下我一个要求作为交换如何?”陈昭耳尖,没错过这一个“嘉”字自称,话到嘴边顿时一转。

“什么要求?”郭嘉警惕。

陈昭目光灼灼:“来给我当一年幕僚。”

“幕僚?”郭嘉狐疑,还不待他想明白,慢了陈昭一步的蔡琰与赵云已经寻了过来,带着一队精锐士卒,站在院门处等候陈昭。

看到这一幕郭嘉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年纪性别也都对得上。

“郭嘉见过青州牧。”郭嘉掩住目中震惊,拱手行礼。

在郭嘉还没反应过来之前,陈昭语速飞快:“那我便当你愿意与我交换‘秘密’了。”

郭嘉耳尖通红,他一边羞愧自己方才那番“略有薄名,交换秘密不亏”的说辞,一边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竖起耳朵。

有脑子的人都能看出来许劭过来赴宴就是为了面前这位青州牧,可这位青州牧却说她对评语不感兴趣。

和他不同,郭嘉知道自己还没来得及做出一番事迹,仅凭一面之缘做出的评价他也不会相信,才不去找许劭点评,可陈昭已经名满天下,就不好奇许劭会给她什么评语吗?

陈昭站在郭嘉面前,负手而立,从容道:“是非功过,留与后人评说。我不自评,也不信许子将之评。”

想要评价她是奸贼还是明主,是庸才还是英才,可以去读史书。

陈昭不在意许劭给她的评价,她也不在意天下人给她的评价。

历史评价尚且代代不同,何况时人评价呢。

“昭尚且年少,由今人评价我,不如交给后人评价。毕竟,往后数十年我会做什么事情,我如今亦不知。”

陈昭留下这句话,随后毫不留恋抬脚离去。

郭嘉望着陈昭离去的背影,站在原地久久不语。

他本来觉得四世三公的袁氏才是值得投靠的英主。

“青州牧到”

陈昭疾步走入正堂,看都没看两侧的桌案,径直走向上首。

见到陈昭,众人纷纷起身拱手行礼,在座之人,陈昭官职最高。

颍川太守李旻是个四十余岁的中年男人,快步迎上,拱手:“下官李旻,见过青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