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何太后之死(第2/3页)
何太后抓住这瞬息之机,毅然将脖颈撞向剑锋。金簪刺入董卓手臂二寸,鲜血迸溅。
”弑君者董袁”何太后瞳孔涣散,嘴角却带着笑意。
她比刘宏死得有骨气,死得更惊天动地。
董卓捂着伤口,面色铁青。袁隗瘫坐在地,何太后炽热的鲜血呲在他脸上,缓缓往下滴落,喃喃自语:“这这可如何是好”
太后亦是君,他没想过弑君啊!
为什么何太后要寻死?他只是想把权力从太后和宦官手中抢过来,又不想要何太后的命,为了权力,难道连命都不要了吗?
袁隗颤抖的手指正触到何太后尚有余温的衣角,他望着满地鲜红的血,恍见袁氏四世三公的清名在血泊中支离破碎:“完了全完了”
“天子在何处?”董卓擦了一把溅到脸上的血,比袁隗更快恢复了镇定。
袁隗有天子不可碰的概念,董卓没有,他也没有什么需要捍卫的家族名声。
何太后身死,袁隗第一反应是完了,袁家的清名完了,他也完了。董卓不同,他征战半生,见惯尸山血海,此刻只盘算着如何善后和扩大自己的利益。
人死都死了,痛哭有何用?在战场上,看到死人,最该想到的事情,一是保命,二是立下更大的军功。
董卓嗤笑一声,靴底碾过地上金簪的残片,大步迈向偏殿,佩剑撞响甲胄,成了寂静宫院中唯一的声音。
在这一进一退之间,董卓与袁隗之间的主从关系,已经交换。
青州,天气越发冷了,霜风冽冽,旷野上衰草连天。
秋收之后,田地中种满了紫云英和荞麦。紫云英是绿肥作物,能增加田地肥力,也可作为牲畜的饲料,还能在冬季生长。荞麦有耐寒性,七十天便可收获,能赶在大雪封田前再收获一波。
陈昭早早地候在了府邸门外。她微微仰头,目光望向远方,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透露出难掩的喜悦之色。
就在几日前,她收到了徐庶的来信,信中告知她,蔡邕已经踏上了前往临淄的路途,并且明日便能抵达。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陈昭吃了一惊,没想到蔡文姬的行动如此迅速。
真快啊,从蔡邕那一把年纪来看,这一路上估计是日夜兼程,日行百里。
寒风吹起了府衙外告示栏上贴着的几张招生布告。
【有世之大儒蔡伯喈担任院丞,绝版藏书八百余卷】
虽然人还没来到,可陈昭已经正大光明把“蔡邕”的大名写在了招生简介上。
宣称名师坐镇,师资力量雄厚。
连招生途径都分好了类,一类是给钱就能上,一万斛粮食一个名额;一类是要经过严苛考试入学,但是学费全免;还有一类是家中长辈为昭明军做出突出贡献,也可免费上学,每月还发放补贴。
午时三刻,两道风尘仆仆的身影出现在长街尽头。蔡邕不顾年迈,策马疾驰,身后弟子徐庶紧随。
看到陈昭,蔡邕踉跄下马,广袖沾满尘土也浑然不顾。他一把抓住陈昭手臂,声音嘶哑:“文姬何在?”
他忙不迭往陈昭身后看,空无一人,并不见他女儿的人影。心中那个不好的猜测越发沉重,蔡邕身形踉跄,承担不住巨大的悲伤。
“我的儿啊!”
这个狠心的女儿啊,如何忍心让白发人送黑发人?
估计错了蔡邕焦急之下的赶路速度,告诉蔡琰未时再来此的陈昭见蔡邕老泪纵横,欲言又止。
自己虽然诱拐了蔡琰,让她拿着从事的俸禄干别驾的活,还对蔡琰寄予厚望扔给她一堆实务可自己真没虐待蔡琰啊,当爹的至于哭得这么惨吗?
“我儿在何处?”蔡邕目眦欲裂,狠狠抓住陈昭的手臂。
陈昭心虚道:“应当还在后宅。”
本着有急事好开会的前提,再加上陈昭也无亲无故,就干脆把几个核心幕僚都塞进了后宅前府是办公区域,后宅是居住区域,省下了上下职的行路时间,又能每日多工作半个时辰。
当着人家爹面说压榨人家女儿,还怪不好意思的。
蔡邕却理解成了蔡文姬病重,所以陈昭才会左顾右盼不敢看他。
当下什么也不过了撒开腿就往后宅方向跑,进入后宅便边跑边拉着沿途下人问路,终于找到了蔡琰居住的院子。
蔡邕颤抖着手推开院门,已经做好了浓郁药味扑面而来,自家女儿奄奄一息躺在床上的凄惨心理准备。
院内只有几个忙碌进出书房的官吏,没有浓郁药味,使劲吸气,只能嗅见一丝若有若无的墨臭味。
好像不太对。
蔡邕紧抿嘴唇,气势汹汹大步走入屋门大敞的书房。
蔡琰坐在漆案后,表情沉静翻阅公文,漆案上竹简堆积如山,背后青州地图勾画满布,显是常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