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入洛阳(第2/3页)
言虎牢关报信的士卒一至,董卓就立刻带着西凉骑兵跑路了,连挖了一半的墓地都没顾上把尸体埋回去。
“这个董卓,跑得也太快了。”陈昭瘫坐在兽皮毯上抱怨。
但凡董卓能有袁绍一半的优柔寡断,她也不必如此手忙脚乱。
奈何丧心病狂和当机立断往往分不开。
“休息半日,立刻整军前追。”陈昭认命爬起来,吩咐赵云,“行至洛阳,命李楼和太史慈各率一营驻守洛阳,你我带剩余一万五千人,直接穿过洛阳追击董卓!”
来都来了,不能功亏一篑。
“让罗市去把荀彧带上。”陈昭吩咐。
还要靠人家叔父给她开城门呢。
各家谋士都被珍重放在虎牢关外的营地中,得到陈昭命令,罗市径直带人闯入了袁绍大营。
荀彧正在帐中焦急等待军报,帐中忽然就闯进来了几个彪形大汉。
“荀先生,我家主公命某请你随军。”罗市客气拱手。
实际上已经做好了若这个小白脸不配合就一拳给他抡晕,然后扛走的准备。
他听得清楚,主公说“带上”,不是“请来”,等于只要能把人带去,可以采取一些武人手段。
奈何荀彧没给罗市发挥的机会,他立即猜到应当是洛阳那边出了事,陈昭要急行军,才会这么匆忙来请他。
毕竟要攻破洛阳还要依靠陈使君与自家叔父里应外合。
荀彧当机立断:“彧这便随将军离开。”
尽管他跟随陈昭离开可能事后会惹袁绍猜疑,可大事在前,袁绍的猜疑和天子安危比起来一文不值。荀彧分得清孰轻孰重。
“啊。”罗市有些失望。
荀彧不禁又看了罗市一眼。
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他似乎从面前这个相貌凶恶的将军语气里听出了一丝壮志未酬的失望。
浩浩荡荡的昭明军扛着旗帜往前行军。
袁术不明所以盯着那“昭明”大旗,吐槽:“刚打下虎牢关,她不整兵休息,这么着急赶往洛阳干什么?”
董卓就在洛阳城又不会跑了,董卓麾下数万西凉精锐,就算打下了虎牢关,他们一时半会也打不下洛阳。
这么着急干什么。
“咱们也追。”袁绍皱眉望着如潮水般向着洛阳方向涌去的昭明军,敏锐察觉到不对。
比起纯草包一个的袁术,袁绍还有过带兵打仗的经历,疲兵行军乃是大忌,他觉得陈昭应当不至于连这点都不知道。
虎牢关距离洛阳只有五十里,士卒却不全是太史慈那等体力惊人能徒步日行数十里的猛将,昭明军于中途安营扎寨休息了一夜。
次日正午,昭明军率先抵达洛阳。
洛阳城门紧闭,城墙上旌旗猎猎。忽闻一声巨响,城门从内轰然洞开,铁索绞动之声震耳欲聋。尘土飞扬间,厚重的城门缓缓开启,露出城内宽阔的街道。
荀爽领着几个身穿官服的官员站在道边。
陈昭翻身下马,语气迅速:“董卓何时出城?所带兵马几何?”
“董贼两日前正午出城,带了三千兵断后出城,其余各路西凉军将领则在几日之前就分别带兵先去横扫沿途郡县了。”
荀爽怒气冲冲:“董贼还刨了历代先帝的皇陵,一把火烧了太庙!”
一向平和的荀家老者气得脸红脖子粗,可看是气狠了。
董卓缺德事做了不少,这件事确是一件大好事。
这些皇帝陪葬一个比一个多,难怪被董卓这个毫无道德的盗墓贼盯上。这些皇帝得陪葬了多少宝物,才会被董卓惦记上。
陈昭心中觉得丧心病狂如董卓也难得干了件好事。
面上却同仇敌忾,恨恨咬牙:“荀公莫气,我驻兵一夜休整,明日一早便星夜追击,誓杀董贼!”
荀爽老泪纵横,握着陈昭的手:“熙宁真忠臣矣!”
先前都是他看错了人,误将忠臣看作了反贼。穷困之时,方才见忠贞之节啊。
陈昭命大军驻扎在城外,只带着三千军队入城,一入城便见一地的尸首。
“董贼捉遍洛阳富户,以谋逆之罪诬陷,杀之夺财。”荀爽沉痛道。
“亦有庶民。”陈昭轻叹。
董卓要抢大富户,他麾下的大小将领就会抢小富户,再往下的西凉军就会劫掠普通百姓。
残阳如血,映照着焦黑的城垣。昔日繁华的东西二市,如今只剩断壁残垣,纸铺的灰烬随风卷过空荡的街巷,先前客人最多的酒铺空空荡荡,店门大开,铁匠铺内炉火早熄,生锈的铁刀斜插在尸骸堆中。
行至一处,陈昭忽然抬手指着几根焦黑柱子:“我记得此处原来是太学。”
紧随在陈昭身后的赵云面色沉重:“确是太学所在。”
上次他随主公来洛阳的时候,亦经过此处,主公还笑过几个天真过头的学子。赵云记得那些学子一直赞叹太傅袁隗,称其为士人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