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吕玲绮看了一遍功课,满意的不得了。

诸葛亮也不知用的什么法子,把她的字迹也模仿的有九成相似。她找旁人看过,都没看出来是诸葛亮代写,想来应当也能糊弄过赵云。

吕玲绮把功课工工整整放入作业匣子,扭头又看到诸葛亮在对照赵云留下的那本参考书目找兵书,惊叹中夹杂着一丝不解,伸手戳了戳诸葛亮。

“你以后不是打算当文臣吗,为何还要跟我一起学习兵法?”

诸葛亮垂眸看书,“日后我亦可能领兵出征。”

“你顶多当个随军军师呗,军中这么多将领,哪用得着你领兵出征?”

吕玲绮比划了一下诸葛亮的肩宽,肯定道:“你不是学武的苗子。”

骨架虽然没有蔡琰郭嘉那么瘦弱,可显然也跟强壮沾不上边。练武先天条件也很重要,骨架不粗根本没力气与敌人正面对抗。

吕玲绮骄傲捋起一节衣袖,露出自己粗壮的手腕,“你看我的骨架,又粗又宽,能扛起三百斤的小鼎。”

她跟她爹一样天生神力呢!

诸葛亮有点羡慕,垂在案下的手不动声色摸了把自己的膝盖,不甘心确定他父母虽然给他生了一个好头脑,却没给他生一个强壮身体。

他犹自强辩道:”韩信虽不敌项羽,仍被奉为兵仙,可见谋略比武力更重要。”

“我不和你争辩。”吕玲绮早就见识过了诸葛亮这张嘴有多能辩,她都怀疑诸葛亮这张嘴被贾诩淬了毒。

一边门牙漏风一边还口若悬河跟她讲道理呢。这要是以后牙长齐了,不得把人活生生骂死?

诸葛亮接着低头看书。他也不愿意和吕玲绮讲道理,吕玲绮讲不过他就动手,仗着身高把他拎起来吓唬他。

谋士遇上兵,有理也说不清。

翌日一早,郭嘉亲自看着诸葛亮和吕玲绮进入书院,才悠然哼着小曲返回府衙处理文书。

前脚刚进书院,后脚吕玲绮就带着诸葛亮来到了书院后墙。

“不能大摇大摆走前门,前门侍卫认识郭嘉,要是看到咱们逃课肯定会告状。”吕玲绮轻车熟路找到墙上微微突出的墙砖。

诸葛亮还是个乖小孩,第一次跟着吕玲绮总觉得心中不安,他迟疑道:“翻墙非君子所为。”

他还恪守君子之道。

吕玲绮嬉皮笑脸,买了个关子:“你猜我跟谁学的翻墙?”

诸葛亮回忆片刻,觉得昭侯麾下文武各个都是人中龙凤,除了吕玲绮年纪小格外活泼,好像其他人都十分稳重。

也不排除是因为有部分武将在外驻守,他没见过。诸葛亮十分严谨思索。

“此为主公亲授。”吕玲绮这么说着,手中动作不停,疾步助跑,单手扣住墙垣,双臂发力将身子一提,轻盈地翻上墙头,稳稳跨坐在墙头上。

诸葛亮不敢置信瞪大眼睛,怎么也不能把心中威严又不失温和、亲切又不失严厉的陈昭和翻墙联系起来。

吕玲绮伏在墙头,把手递给诸葛亮,示意他拉住。诸葛亮犹豫一下,终究还是被“昭侯也会翻墙”这个理由说服了,跟着吕玲绮翻了墙。

“你不会觉得主公就只会坐在府衙里处理政务吧?”吕玲绮看到诸葛亮面上的恍惚,十分惊奇。

难道不是吗?诸葛亮跟在吕玲绮身后往城外走,心中嘀咕。

昭侯定然日思夜虑,筹谋匡扶天下、救济苍生之事,故而威仪凛然,鲜有欢颜。

如果加上他从叔父那听到的事情,还能再加一条“深不可测”。

“主公精通翻墙,还会烤特别好吃的肉,还好美色……”吕玲绮从陈昭那得了允许,知道像诸葛亮这样的小谋士生来就是要给主公效力的,便大大咧咧把诸葛亮当自己人对待了。

吕玲绮说着说着忽然严肃起来,回头盯着诸葛亮:“还有最重要的一条。”

“是何?”诸葛亮下意识询问。

“主公喜欢音律,但得实在难听。”吕玲绮强调,“不过你必须称赞主公音律无双。”

“子曰:勿欺也,而犯之。”诸葛亮不赞同吕玲绮这个哄骗主公的行为,“为臣者应敢于犯颜直谏,岂能阿谀奉承?”

吕玲绮小声嘟囔:“若是在我爹面前,你这样说话活不过两天。”

不过吕玲绮还有从蔡文姬那学来的另一番说辞。

“若是让主公知道她音律不精,定会日夜苦练,反倒耽误了正事,天下苍生就要多受苦难了。”

吕玲绮深沉拍拍诸葛亮的肩膀:“为苍生计啊。”

诸葛亮一时语塞。

能专门替主公想出来这么一番歪理之人对主公的私心得多重?

七拐八拐,很快吕玲绮就带着诸葛亮出了城,早有她的属下牵着马在此接应,吕玲绮把诸葛亮捞起横在身前,扬鞭策马,爽朗的笑声随着马蹄声在官道上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