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2/3页)

但凡是陈昭命令他或者其他人深入冀州,沮授一个字的异议都不会有,可陈昭是要自己去,还只带三百人。三百人够干什么?昭明军和袁绍军大仗小仗打了十几次,哪次都要留下上千的尸首。

“除我之外,谁能举得起昭明大旗?”陈昭只用一句话就让沮授哑口无言。

讨论了大半个时辰,沮授就是咬牙不松口,加上其他几个谋士也明里暗里支持沮授,最终也没能定下主意。

夜色渐深。

祢衡顶着个一个青黑眼圈站在帐外搽药,满脸忿忿不平。他昨晚看了半晚的热闹,谁能忍住早睡?还有那个有眼无珠的军司马,他不主动骂人就算那人运气好了,那个军司马居然还敢骂他……

呸,官职又又降下来了……唉,不知何日才能再升回去。

今夜定要早睡。祢衡长叹一口气,转身打算入帐早睡,眼角余光却又看到一人,顿时停住了动作。

崔琰?这家伙是青州别驾,不老实待在高唐镇守后方,大半夜来找陈昭干什么?

祢衡忽然想起崔琰那张被青徐二州士人盛赞“声姿高畅,眉目疏朗”的俊脸来,顿时一激灵,把困意抛在了脑后。

好一个陈昭,夜夜有美人相伴,当真如那商纣王一样快活啊!

大帐内,陈昭留好了信,愉快吹了声口哨。

她才是主公,要干什么当然是她说了才算!

“琰拜见主公。”崔琰风尘仆仆从数十里外的高唐赶来,刚要行礼就被陈昭拉出了营帐。

“季珪来了,咱们路上细说。”陈昭带着崔琰快步向外走。

赵云和蔡琰已在营外等候了,赵云将三百精心挑选的士卒交给陈昭。

陈昭交接过兵马,叮嘱蔡琰:“你平日就待在大帐中,隔三差五穿上底厚的鞋远远在营中绕一圈。”

蔡琰忧心忡忡捏着袖角:“主公,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陈昭鼓励拍拍蔡琰肩膀:“蔡昭,我相信你!一定能让敌军还以为我在营中。”

被迫伪装陈昭的蔡文姬俏脸一拉,认命接受了“蔡昭”这个临时名字。

陈昭安排完事情后,便带着一头雾水的崔琰往外走。

“主公,咱们是要去往何处?”崔琰忍不住问。

这是不是有点太偷偷摸摸了?

“去冀州。”陈昭轻笑一声,“我记得季珪出自清河崔氏吧。”

“只是旁支,不过近些年琰与从弟崔林关系还算亲近。”崔琰心思一动,以为陈昭是想要他去游说从弟反叛袁绍。

崔琰虽出身清河崔氏,却只是旁支,已与寒门无异,要不然也不会年轻时“好击剑,尚武事”,更不会因为一时兴起就投了当初名声还不好听的陈昭。

不过人一显赫亲戚也就多了,随着陈昭起势,崔琰的仕途也平步青云,成了青州别驾之后,也就莫名其妙变成了清河崔氏的模范子弟。

“不错,清河郡离青州也近,过了黄河就是东武城,季珪老家。”陈昭满意点头。

第一批招募的士卒这就有粮草了。

崔琰正一头雾水之时,昏暗的官道后忽然追上来一个人影,把他吓了一跳。

“主公,我把贾诩带来了!”吕玲绮拍拍被横亘在马背上的可怜谋士。

“我命你把文和请来,不是让你把文和抢来。”陈昭眼皮一跳,忙令吕玲绮把贾诩放下。

贾诩落地之后揉了揉自己可怜的老腰,看着面前甲胄齐全、嬉皮笑脸的主公,长叹了一声。

到此时他要是还看不出来自家主公的目的,就实愧对他“毒士”的名头了。

就连为什么吕玲绮会忽然闯入他帐中,二话不说把他抗走也清楚了。

主公这是怕他出言劝说或是向其他人通风报信,故意来一个先斩后奏。

贾诩心累地抹了把脸:“主公明智,还知道捎上诩。”

“文和最擅保命、算无遗策,自然要带上文和。”陈昭厚着脸皮凑到贾诩身侧。

这可是前后换了五个主公,最后还能高官厚禄善终的最强·伤天合不伤文和·毒士·贾诩。

曹操长子侄子加上典韦都死在了贾诩计策之下,后来贾诩都还能在曹操手下养老,可见其保命本事之高超。

“唉。”贾诩长叹一声,“主公才是算无遗策,我等都上主公当矣。”

谁也没想到陈昭会半夜直接走人。贾诩甚至还苦中作乐想,主公起码还知道带上他这个谋士……已经很好了。

陈昭看向吕玲绮,咳嗽一声:“玲绮可回营了。”

“呀,主公怎能用完就丢!”吕玲绮控诉,“我是主公的贴身护卫,要贴身保护主公。”

“汝是军中将领。”陈昭试图打发她。

“是主公护卫,我还有三个月才到十六岁,才能参军出仕。”吕玲绮笑嘻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