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察觉到陈昭看他的眼神越发古怪。

赵风更确定陈昭是故意诈话,吓得他竖起三根手指就要赌咒发誓自家真的一文五铢钱的礼都没收过了。

陈昭眼角微挑,目光在赵风面上打了个转儿,她觉得赵风有点笨。

想到历史上赵氏“精挑细选”之后,让赵云带着部曲离开冀州老家去幽州投奔公孙瓒,陈昭就觉得赵风这个智商也在情理之内。

能在一群诸侯中准确挑中出局最早的那一个诸侯也是一种本事。

陈昭阻止了赵风抬手发毒誓的动作,决定用对待自己麾下武将的态度来通知赵风。

“名士舍,采用五十人教学。名师教导,大儒蔡邕亲自担任博士祭酒,讲师皆是名士;课程众多,从经学到太平道学,覆盖三十余门课程……”

陈昭侃侃而谈:“还有政策倾斜,每月都会抽调学子去郡府州府,亦或是我麾下轮值。”

赵风听得两眼发直,喉头不住滚动。待听到”每月可遣子弟入州府观政”时,在心中比较起了这个名士舍与太学的优劣……比太学好多了!

其他也就罢了,政策倾斜,学子能够进入官署学习,还是郡州级,万一运气好被哪位太守刺史看上,前途无量啊。更何况还可能被昭侯看上……

赵风偷偷瞥了一眼陈昭,昔日是反贼,今日是昭侯,那明日要是成了天子呢?

“你觉得学费当为多少?”陈昭气定神闲。

不怕豪族不上当,聪明人没被骗只是因为没遇上量身定制的骗术。

这个高端教学的法子就是专门针对士人的心理痛点定制。

士人绞尽脑汁又党争,又想搞门阀,还不是因为害怕自己家世滑落,后人不争气。

为了孩子,自己吃糠咽菜也得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学嘛。

赵风迟疑道:“两千石粮?”

陈昭沉默片刻,问道:“你家库房中有多少粮食?”

“两万石粟。”赵风老实道。

“你家库房除了两万石粟就没旁的了?”陈昭怀疑,真定赵氏这也太穷了。要是冀州豪强都与赵氏这般穷,她的高价学位还能卖出价吗?

赵风脸一白:“还有千余长枪,甲胄百余副,弩箭五十余架……立即命人送至州府。”

依照汉律,私藏甲胄和弩箭是大罪。可世道这几十年就没太平过,盗匪四起,赵风为防范盗匪,平日就偷摸摸攒了些武备。

陈昭竖起拇指:“大智若愚。旁人囤粮你囤枪,很有远见嘛。”

“学费一年五千石粮草,或者折合千金。另外院砖瓦尚未烧制,梁木尚在山上,谁家捐得多,子弟便先入学。”

陈昭从袖中抖出一卷账簿,哗啦啦展开半幅,“学费与捐粮分开算,送你的贿赂也分开算。收三份钱,一份也不能少。”

赵风恍然大悟,理解了陈昭的意思,但是贿赂他拿着实在不安心,得找个什么正当理由送出去……

“贿赂十零分成,我十你零。”陈昭嗤笑一声。

她找赵风就是为了再多收一份贿赂钱。

半个时辰后,赵风抱着厚厚一本招生手册离开了,还拎了一竹筒刚出锅的莲子薏仁粥。

院中池塘里的残荷果然一支也不剩了。

路过两个婢女身侧,赵风听到二人低声讨论说池塘里留了些莲子,明年赏完花还能再吃。

日影正午,赵云独自踏进州牧府侧厅。

陈昭正往莲子薏仁粥里撒糖,用银勺搅拌,瞧见赵云,她浅黑色的瞳孔中盛满了笑意。

“玲绮没来?”

赵云抱拳:”告假两日,迎高将军去了。”话音未落,自己先摇头失笑。

吕玲绮是耐不住的性子,前几日收到回信就一直炫耀有人给她打下手了,勉强等了几天,掐指算着行程,今晨终于按捺不住,跨上马一溜烟没了影儿。

陈昭指指自己对面的座位,赵云掀袍坐下,下意识问起了自家兄长:“兄长可曾给主公填了麻烦?”

“麻烦……”陈昭拉长声音,啧了一声,“你兄长不太聪明。”

见赵云看着她看似严肃,实则懵懂的模样,陈昭一笑,补了一句:“子龙也不太聪明,倒是兄弟一脉相承。”

赵云眼角下垂,咬着一筷子菜不回话。

“聪明人谁会跟着反贼跑呢?”陈昭笑了一声。

她揶揄:“当年我还是黄巾贼呢,被皇甫嵩打得狼狈逃命。”

“云慧眼识真龙。”赵云低声道。

陈昭扑哧一笑:“你分明是被我骗了,眼巴巴信了我画的大饼。”

赵云不假思索道:“主公没给云画过大饼。”

他是自己牵马投的主公。

赵风却没时间喝粥,他刚出州府(kkPT)门,就被张抚拦下了。

这段时日,陈昭在邺城大刀阔斧清洗袁绍旧部,没见血,可也是将袁绍任命的那些官吏贬得贬,调得调,把核心要职都换上了她的属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