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第2/3页)

“你倒是个孝子,我今日就送汝下去见汝父!”黄祖挥刀令旗,麾下弓弩齐发,箭如飞蝗。

昭明军早有准备,当即第一行后退,第二行健壮士卒将巨盾从队伍中推出,箭矢打在盾牌上,叮叮作响,落在阵前。

黄祖正心中骇然,却又见一队骑兵从侧翼杀出,人马皆覆重铠,带着厚重面甲,长槊寒芒刺破天光。黄祖瞳孔骤缩,本能地勒马后退,却见那铁骑已如洪流般碾入阵中!

他再定睛一看,心胆俱裂。铁骑所过之处,血肉横飞,断肢残甲漫天抛洒,自家军阵如麦浪般被撕开一道道猩红缺口。

这怎么打?这是东汉该有的兵种和战术吗?黄祖如坠冰窖,几乎怀疑自己是在做梦。

他倒是知道陈昭大败袁绍,可黄祖从来没想过袁绍要打的是这些个东西。虽然他与名满天下的袁绍没有过接触,可另一位袁氏子袁术就在荆州旁边,黄祖还以为袁绍又是一个依仗袁家四世三公名气起家的无能之人。

可现在看,袁绍能和陈昭打得有来有回,简直不可思议!

此时昭明军步卒已借着重甲骑兵遮掩,步骑协同作战,杀了上来。步卒刀盾如墙推进,长矛自盾隙毒蛇般刺出。铁骑冲锋在前,步卒绞杀在后,两相配合,如一台杀戮机器,将黄祖军阵生生碾碎。

两军交锋,喊杀声动地。黄祖军虽众,然久疏战阵,渐不能支。

黄祖见势不妙,急调马头,亲卫簇拥着帅旗仓皇后撤。孙策眼尖,见黄祖旗号移动,怒气上涌,弃众独追。

“老贼休走!”

孙策从背后解下手弩,一箭飞越半空——

人群滚滚,难以瞄准,箭头射中了黄祖臀部,黄祖随之坠地。

黄祖坠地之后还捂住伤口不可思议。

不是,你这弩是不是射得太远了?

孙策追上,手起刀落,将黄祖人头斩落。

临死之际,黄祖心中最后一个念头是:袁术误我。

你要是早说你哥袁绍不像你一样废物,我也不会小看把袁绍打得落花流水的昭明军!

袁绍九泉之下,定会把黄祖引为知己——不是我菜,是陈昭强的离谱啊。

昭明兵见主将斩敌,士气大振,追杀十余里,斩首千余级。

孙策取黄祖首级,以白绫裹之,设香案祭于岘山前,叩首道:“父仇已报,儿日后定当在主公帐下拼死,不坠我孙家威名。”

众人皆哭,唯有荀攸在一侧面无表情。

待到孙策心情平复会营,荀攸立即找上了孙策,将陈昭密信递给孙策。

随那两车送给袁绍的财物一并从邺城出发的还有这封送到荀攸手中的密信。

“先前孙将军要报父仇,攸便暂隐此信。如今将军父仇得报,可为主公效力。”荀攸淡淡解释。

按照主公之言,让孙策报完父仇之后休息两个时辰就可以接着干活了。

密信中只说了一件事:袁谭可为攻破豫州的另一内应。

另一内应。

这番说辞颇为巧妙。

孙策瞬间明了为什么他手下的这三千兵会如此精锐了。今日在战场上,何止黄祖被吓了一跳,孙策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昭侯麾下的精锐要是都如这等一般,横扫天下都用不了一年吧?可昭侯还在冀州挖蝗虫卵,显然现在还没有一年就能横扫天下的本事。

孙策抚摸着有些刺挠的下巴,一点就通:“那策便宣称黄祖虽死,射杀先父部下却逃窜入城,守城不出?”

他凑近荀攸,战甲鳞片在火光下泛着寒芒,咧嘴一笑,右手成刀,猛地向前一劈:“而后咱们屯兵在南阳城外,假作攻城,等待主公起兵,咱们就调转枪头,借着颍川这条近道,直插袁术老巢汝南!”

这就说得通,为什么他领的这支精兵会如此兵强马壮了。这只精锐昭明军的正事是突袭袁绍,给他爹报仇只是顺带的事。

也难怪会派荀先生随军,想要策反颍川,还得是出身颍川荀氏的荀氏子弟好用。

得知了真相,孙策心中没有一点不乐意。不论这支精锐的主要目的是否是让他替父报仇,横竖他报了父仇是事实,要不是如此精锐,他岂能如此快报仇。

何况,昭侯能让初来乍到又年轻无名的他担任这支昭明军中最厉害精锐的主将,便是难得的信任。

荀攸但笑不语。

孙策长叹一口气。

荀军师哪里都好,就是不爱说话,能用皱眉、点头和他那僵硬的笑表达出的东西,荀军师就绝不会多说一个字。

先前为父报仇,他又心事压在心上也就罢了。现在大仇得报,若还没人能同他笑谈,孙策觉得自己都要面瘫了。

“策能否引荐谋士入主公帐下?”孙策心里打着算盘,主公只说要一将配一军师,可也没说不能自己带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