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第2/3页)

吕布都琢磨着去投靠旁处了,谁知饿疯了的流民竟聚众为匪,接连冲击城门。那些狗眼看人低的文官又让他来守城了。

“也不知玲绮现在如何。”吕布嘟囔,“陈昭应当缺不着她吃穿。”

吕布又开始念叨起了留下一封信就去投了他闺女的高顺——倒是没觉得高顺有错,他就一个闺女,跟随闺女还是跟随他都一样。

“吕将军!吕将军!”巡视的太尉杨彪爬上城墙,见本该巡逻城墙的吕布正躲在阴凉下与裨将聊得唾沫横飞,老脸都吓白了。

他跺着脚:“战况危急,吕将军怎么如此轻怠?”

吕布瞥了眼城墙外那些瘦得跟麻杆似的流民,没好气道:“哪来的战况危急?”

这老头还真以为打仗就是比哪边人多呢?就下面那些饿得皮包骨,一天都没被训练过的流民,人数再多上十倍也攻不破他镇守的洛阳城墙。

在杨彪眼中却不是这个样子,他只看到吕布疏忽职守,流民越聚越多,心惊胆颤。

洛阳城一旦被攻破,吕布赤兔一骑拍马就跑路了,他们这些人可跑不了。杨彪有心想要训斥吕布两声,又想起吕布那叛主不眨眼的战绩,心里一虚,又把训斥声咽了回去。

“这可如何是好?”杨彪下了城墙之后长吁短叹,为天子安危忧心忡忡。

董昭见时机已到,眼珠一转提议道:“今曹操在并州,兵强马壮,太尉何不请陛下下旨,宣其入朝,保护天子?”

杨彪才猛然想起曹操来,他与曹操上一次相见,还是各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那时候的曹操,还是大汉忠臣。

更早时候,那时自己任京兆尹,曹操初举孝廉入京,还是个意气风发的青年郎官。算起来,曹操还是他看着长大的。比起出身边关,还有跟随董卓这个污点在身的吕布,显然曹操更能被算作自己人。

“老夫这就去请旨。”杨彪挺直(oRxL)佝偻的腰背,朝宫城方向疾步而去。

董昭顺利成了送旨的使者。

曹操听闻天使前来,亲自出门相迎。董昭见了曹操,也不端天子使者架子,而是恭恭敬敬向曹操行礼。

“董昭传天子圣旨,请明公发兵洛阳,护卫天子。”

曹操将董昭请入坐席,细细询问洛阳如今状况。

听闻有吕布镇守洛阳,曹操眉头皱了皱,董昭注意到了曹操情绪,笑道:“吕布曾是董卓麾下走狗,又曾杀先主丁原,此等人谁敢用之?明公兴义兵以除暴乱,此齐桓公尊王攘夷旧事,天下皆敬之。”

“公仁当请上座。”曹操听到董昭这一番话,起身走到董昭身边,“久闻公仁之名,今日一见名副其实。”

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名声可比什么挟天子的名声好听多了,这家伙是个人才啊!

董昭既敢来找曹操,自有把握让曹操重用他,又抚须一笑:“洛阳赤地千里,国库空空如也,无粮供应天子百官,陛下移驾至别处才是上策。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明公当速决之。”

曹操又是一惊,亲自为董昭斟酒:“此谋国之言,操敬公仁一杯。”

让天子离开国都,便是让鱼离开水,在洛阳说不准还会蹦出来几个忠于天子的难缠之人,可离开洛阳到了自己手上,那就是他说了算了。

董昭此人真对得起他这个名字,与陈昭一样一肚子损人利己的坏水!

翌日曹操便点齐兵将直奔洛阳,几日工夫便到了洛阳,三两下将围在洛阳城外的贼匪赶走,就急忙入宫拜见帝王。

路过吕布身前时,吕布低头瞅了半天,嗤气一声。

老短腿个子不高,抢功劳跑的到快。

看在曹操带来的那几十车粮草的份上,吕布还是压住了心中的轻蔑——先吃饱了饭再放下碗骂这曹阿瞒,国库没粮,他手底下的士卒也有好些时日没能敞开肚子吃饭了。

曹操也无心与吕布计较,满心都是即将到手的天子。他带着几个心腹直入皇宫,先与刘协寒暄了两句,便直言不讳。

“洛阳无粮,关中大蝗,转运粮食艰难。臣请陛下前往晋阳,并州无灾,粮足朝廷用之。”

刘协目瞪口呆:“爱卿此言是否太过?洛阳乃百年国都,岂能……”

“惟陛下从之。”曹操不客气道。

他需要的是一个听话,名正言顺,能让他用来招揽人才的吉祥物,而不是一个压在他头顶的真天子。当然,他还要借汉室名声对抗陈昭,也不会真对天子如何。

可吓一吓天子,让他认清处境亦是必要。

刘协哆嗦了一下,眼前曹操的身形与记忆中董卓的身影渐渐重合,他狼狈低下了头:“便依卿所言。”

他怕死,诸侯不会为他讨伐曹操一次,也再没有第二个卢植做他的忠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