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拿下寿春之后,赵云带大军扫荡豫州,孙策带兵直入扬州,吕玲绮攻下会稽之后迅速南下,多路夹击之下,扬州北侧郡县已尽数落于昭明军之手。

扬州刺史刘繇南下逃入豫章郡,豫章太守陆康组织兵马抵抗追来的吕玲绮军众。

庐陵,庐陵位于赣江中游,两岸为罗霄山脉与武功山两山夹峙,禾水、蜀水汇入赣江,构成网状水系,形成天然屏障。

赣江比不上长江湍急,却也有“惶恐滩头说惶恐”的险要,对追击至此的吕玲绮一行人实打实算一个难题。

考虑到江东之地水系发达,吕玲绮带的这支昭明军在出兵之前就在黄河练习过水战,士卒站在船上倒是不至于晕船,还能举起矛戈舞几下,但要与自幼在鄱阳湖中摸鱼长大的庐陵水卒相比,终究差了几分水性。

中军大帐中,吕玲绮高顺、诸葛亮陈宫四人围在舆图前冥思苦想。

“扬州只余豫章一郡,其他诸郡都已落入咱们手中,豫章孤立无援,已是无力回天。若不求速攻,我等可先在丹阳、会稽一带招募善水兵丁,缓攻庐陵。”诸葛亮气定神闲,手中羽扇不慌不忙轻摇。

在座四人之中,诸葛亮年纪最小,却是最稳重之人,也出了一个最稳扎稳打的法子。

吕玲绮抱着画戟,蔫蔫看了诸葛亮一眼,“那还不如咱们撤兵,换孙策周瑜过来快呢。孙策他舅父是吴郡太守,让孙策找他舅父借一路水军攻打庐陵,你我老实在阵后缩着尾巴看他们威风八面。”

“回去冀州之后,主公一手一个拉着孙策周瑜,夸他们二人是少年英杰,你我卑微缩在角落,羡慕望着主公和旁人君臣相得。”

吕玲绮幽怨念叨:“届时旁人一见到你我,远远就问我‘吕玲绮,你当真是昭侯亲自养出的将军,亲爹是天下无敌的吕布,老师是忠肝义胆的赵云吗?’,我一生气,旁人就笑问‘那你怎么连一个庐陵都打不下来呢’?”

不得不说,吕玲绮很有说书的天份。诸葛亮迅速脑补出自己被嘲笑的画面。

“诸葛亮,你当真是主公最看重的小谋士,打小跟随一群天下闻名的谋士学习,还敢自比管仲乐毅吗?”

“你怎的连庐陵都打不下来?人家隔壁新来的周瑜都能打下来庐陵。”

他嘴里说些争辩之言,一些不善水战、稳扎稳打之类的话。在这时候,众人都哄笑起来,主公府邸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诸葛亮脸色顿变,严肃挺直腰背:“亮以为,不稳扎稳打应当也有妙计。”

高顺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点子,他提议:“既河水湍急,我等何不命人打造铁环,将船连起……”

“不可!””不行!”

诸葛亮和吕玲绮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将一侧还在冥思苦想中的陈宫吓了一跳。

吕玲绮咬着手指,从一串乱七八糟的记忆中拽出来一条有点模糊的记忆:“主公似乎讲过,战船粮草都怕火烧,所以在外征战,船不能连在一起,粮草也要分多处放置。”

诸葛亮附和:“铁索连环,火起则船尽毁。”

吕玲绮下巴瞬间扬起来了,洋洋得意向高顺炫耀:“我就记得主公讲过这一计。要是我爹在这,他肯定上当,我就不会上当。高顺,你就安心在我这跟着主公吧,比跟着我爹有前途多了!”

“对吧?”吕玲绮侧头向诸葛亮询求认同。

诸葛亮没有理会吕玲绮,这一瞬他脑中灵光闪过,他下意识地追索着那一闪而逝的思绪。诸葛亮忽然想起主公曾举的一个例子。

昭明军中箭矢规格并非是大汉通用箭矢规格,就是为防止被人草船借走。

(UNOq)时值秋去冬来,江面晨雾氤氲,每日总有近两个时辰不散。

“亮有一计,或可一试。”诸葛亮抬头,胸有成竹看向帐中其余三人。

五日后,天色熹微,江面薄雾升腾。

庐陵守军都是在江河边长大的青壮,对江上雾气司空见惯。

“敌军渡江!”一阵锣鼓声响起。

年纪已经不小的陆康听到麾下官吏禀告,立刻匆忙带兵来支援此处防线。

赣江虽险,却比不上长江三峡险关可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赣江关卡需用兵把守才能发挥关卡之险。

朦胧晨雾中,陆康眯起双眼,隐约看到了江上驶来的船只。

“放箭!”陆康也选择了谨慎的对策。

若来敌为真,箭雨可退敌;若是疑兵,不过折损些箭矢。横竖这江雾,不消一个时辰便会散尽。

只可惜,他的敌人并不为借箭而来。

朝阳升起,在日光照耀下,江上晨雾迅速消散。

陆康定睛一看,面色大变,心惊胆战:“不好。”

每条船上只有寥寥几个小卒敲鼓打锣,那乌泱泱的一片“精锐”都是芦苇编成的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