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刘协小心翼翼掀起眼皮偷瞄陈昭,自以为掩饰的很好。

他想要从陈昭脸上看出不耐烦,刘协很擅长察觉别人情绪。以前察觉到董卓和曹操不耐烦的时候,刘协就知道自己应该识趣闭嘴了。

可刘协从陈昭脸上没看出一丝一毫的不耐烦。

“朕能出去?”刘协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希冀。

哪怕明知眼前之人要夺他刘家江山,可对从未自由出过宫的刘协而言,这个诱惑实在太大了。

先前他几次出宫,都是在逃亡,刘协心中只有对逃亡的恐慌。

“伪装好身份,莫让旁人发现你是陛下,自无不可。”陈昭之言让刘协忍不住侧目。

陈昭唇角噙着一抹浅笑,她束起的长发垂落肩头,日光穿窗而过,在她玄色衣袂上投下淡淡光晕。

和那日在大殿上嚣张桀骜的反贼判若两人。

陈昭说:“能读书自学医术,可见陛下聪慧。”

刘协鼻头一酸,收回视线,低下头轻轻应了一声。

“昭便告退了。”陈昭卷起圣旨,转身离开。

身后忽然响起一道很细微的抽泣。

“朕记得……洛阳皇宫里……”少年天子断断续续地说,“皇兄和母后还在时……你夸过我……”

刘协记得自己年幼时,洛阳皇宫中,皇兄刘辩尚未登基,常拉着他一同玩耍。那时陈昭跟在何太后身后,还曾摸过他的头,笑着夸他活泼。

刘协记得很清楚,那时候抚养他的太皇太后被软禁,宫中人人都知道皇子辩要成为天子,皇子协能不能留住一条命都难说。宫人害怕被他连累,都疏远他,讨好他皇兄。跟在何太后身边的陈昭,是最后一个夸过他“聪慧”的人。

后来他就长大了。

忠于汉室的士人希望他能是高祖和光武皇帝那样能平定乱世的明君,可他没那样的本事,承担不起百官的期望。他也就成了旁人口中一无是处的无能天子。

陈昭脚步微顿,没有回头。

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今年扩张迅速,并州关中有曹操留下的微薄底子,可幽州凉州没有,公孙瓒、马腾韩遂都是武将,治政的本事却一个比一个糙。

得从各州抽调能臣、加开科举选拔官吏,还得安抚新旧部属……

除了贾诩还安稳窝在自己院中,大门都不出一步的度假,俨然一副“世界纷纷扰扰,与我无关”的闲适模样。而其他文臣可就没这般好命了,个个忙得脚不沾地,案牍劳形。

武将们更是不得清闲。往日无战事时还能偷得浮生半日闲,如今却都在江上操练水战,吐得七荤八素。

守孝归来的孙策一马当先,在水战演练中屡拔头筹。偏生这少年郎藏不住得意,赢了便呲着口白牙笑得灿烂,惹得一众晕船的同僚怒目而视。

陈昭站在主舰上观战,竟也有样学样地跟着孙策咧嘴笑。仗着主公的身份无人敢瞪,还故意踱到那些抱着桅杆呕吐的臣子身边。

“奉孝啊奉孝,坐马车晕车就罢了,怎么这坐船还晕船啊?”陈昭坏心戳戳抱着船杆,柔弱比西子更胜三分的郭嘉。

郭嘉有气无力抱着船杆,连与陈昭打趣的力气都没有。

“征荆州就不带你了,你就乖乖留守后方吧。”陈昭见郭嘉蔫头耷脑的模样,从袖中摸出一颗山楂,塞进郭嘉嘴里。

郭嘉被山楂酸的一激灵,精神恢复了些,他嘴硬道:“嘉多坐几回船便适应了,明年定能随主公南征荆州。”

“平日政务少偷懒便是给我分忧了。”陈昭语气坚决,她麾下又不缺谋士了,身娇体弱的小狐狸还是老实窝在家里吧。

郭嘉刚想争辩,胃中又翻滚,连忙啃了一口酸掉牙的山楂,蔫蔫低头,再不说随军之事了。

荀彧站在船头,呆愣愣望着江面,连陈昭到了他身后也没有反应。

直到一阵凉意隔着衣袖传来,他才猛然回神,正要行礼,却被陈昭一把扶住。

“文若清瘦许多。”陈昭松开握着荀彧手腕的五指,淡淡说了一句。

荀彧垂下眼眸,“劳烦主公挂念,兴许是近来天气炎热,彧便少用了些饭食。”

“孤贵为昭王,总不能让心腹爱臣挨饿。”陈昭用一种打趣的语气道。

原本封号应当是陈昭出身的赵地或发家的齐地,陈昭觉得赵王和昭王听起来也差不多,干脆便把封号改成了昭。

也算品牌效应,人人都知道昭侯,昭王一听便是昭侯更进一步了。

荀彧睫毛轻颤,含笑道:“彧去找仲景开副开胃的方子便好。”

“那便好。”陈昭戏谑挑眉,就在荀彧以为主公还要再追问的时候,陈昭却戛然而止中断了对话,让荀彧悄悄松了口气。

荀彧从归顺陈昭的那一日便知陈昭是反贼,那时他也只是觉得前主袁绍还比不上陈昭,便没思索多少就欣然跳槽……可真听闻陈昭封王的时候,荀彧还是有些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