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第2/3页)

阶下谋士们垂首噤声,唯有刘备上前一步,抱拳朗声道:“益州地势险峻,足可据守!请使君速调兵马扼守白帝、江州。”

“地势?”刘璋猛地拍案,他恼怒万分,“荆州亦有天险,还不是一朝倾覆!待陈昭兵临城下,我、我岂非……”他喉头滚动,将“死无葬身之地”咽了回去,袖中掌心早已湿透。

袁绍有黄河天险,现在坟头草都三尺高了;袁术有长江天险,还有汝南士族鼎力相助,如今正和袁绍住对门的坟;曹操前有太行山,后有潼关,他倒是见势不妙就降了,如今还能保住一条小命。

去年刘表还洋洋得意觉得荆州水网纵横,休养生息多年,他还有汉室宗亲这个名头能笼络天下人,足以抵挡住陈昭呢。

现在不也凉透了?

如此一想,往日十分器重刘备的刘璋瞬间就看这个远房亲戚不顺眼了起来。

“陈昭此人心狠手辣,最爱将人挫骨扬灰,叫人死后亦不得安稳。汝蛊惑我与之为敌,莫非是想看我送死?”刘璋怒道。

刘备目光灼灼:“使君乃汉室宗亲,当以光复汉室为己任!即便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以血殉汉,死犹壮哉!”

刘璋是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余的后代,家族谱系比刘备清晰不知多少。刘备还要得到刘协认证才能被称呼一句“刘皇叔”,刘璋却根本无需天子认证。

其父刘焉更是一代人杰,州牧制度便是刘焉说服汉灵帝设立,后刘焉割据益州,便成了大汉最早的诸侯。

其他诸侯都还在一代创业阶段,益州传到刘璋手中已经是二代了。

只是刘璋显然对父祖留下的基业没抱着必死之心守护,刘璋怕死。

刘备的这番话,在刘璋耳中就是让他去送死。

刘璋脸色铁青,额角青筋暴起,突然“砰”地一掌拍在案几上,震得茶盏翻倒,茶水溅湿了衣袖。他猛地站起身,手指颤抖着指向刘备,眼中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你(OJbZ)——”

他的声音嘶哑得变了调,“休要再提什么汉室大义!”

他叫幕僚来的目的是给他出主意保命。大汉名正言顺的天子刘协都还在陈昭手底下活得好端端的,他一个小小汉室宗亲凭什么要给大汉江山陪葬?

“使君!”刘备惊愕。

话音未落,刘璋已暴怒挥手:“拖出去!”两侧甲士架住刘备双臂,将他踉跄推出厅门。

厅门重重闭合,刘璋瘫坐席上,嘶声问:“陈昭能容曹操投降……会容我这个汉室宗亲吗?”

刘备被刘璋赶出议事厅,厚重的木门在身后轰然闭合,却仍挡不住厅内刘璋那急促的询问声。

用脚趾头想也能猜到刘璋为何会有此问。面对势如破竹的陈昭,刘璋根本没打算抵抗。

那声音像钝刀刮骨,刺得刘备耳根发麻。他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却觉不出疼,唯有袖中微微发颤的腕骨,泄露了胸中翻涌的悲愤。

他不能坐以待毙。

刘备仰头望向灰蒙蒙的天,喉结滚动,硬生生将一口浊气压回肺腑。

“大哥!”刚踏入府门,张飞炸雷般的嗓门便劈了过来。黑脸虬髯的汉子正拎着酒坛,见刘备孤身而归,铜铃般的眼睛瞪得溜圆,“不是说去议事,怎的这般快就回来了?”

关羽搁下手中兵书,丹凤眼微眯,也起身迎接刘备。

刘备解下佩剑掷于案上,剑鞘与木案相撞,一声闷响。

“被赶出来了。”他嗓音沙哑,将今日之事一一告知关张二人。

张飞听罢,酒坛“砰”地砸在地上,陶片混着酒液四溅:“刘璋老儿安敢如此!咱们替他剿匪平乱,立下这么多战功,他倒端起架子羞辱大哥!不行,俺得去找他要个说法。”

说罢撸起袖子便要往外冲,却被关羽拦下。

张飞猛挣两下未脱,啐了一口,悻悻落座,扭头冷哼。

关羽按住张飞肩膀,捻须沉声:“兄长已有决断?”

刘备缓缓抚过案上剑鞘,剑鞘已经半旧,这柄剑还是当年桃园结义后,张飞所赠。回首半生,他一直颠沛流离,有人要杀他,他就跑。从幽州跑到益州,一北一南,一东一西,横跨了整个大汉江山。

如今无处可去了,大汉万里山河,只剩下一个益州。

刘备表情渐渐凝重,沉声道:“我要当益州牧。”

这不是一件难事。刘璋暗弱,刘备没有投奔他之前,刘璋只能依靠流民组成的东州兵,刘备来了之后招兵买马,益州才有了正规的益州军。

刘璋连战场都没上过,益州军从来都不是刘璋的益州军,而是刘备的益州军。

“天下人提起大汉……”刘备一字一顿,每个字都像从齿缝里碾出来,“不能是笑话汉室宗亲为保命,将山河拱手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