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2页)

无数调查员用血与骨,总结出了这一则怪谈的规律:

第一,414号不可损坏,无法被固定收容,无论将它关在哪里,哪怕是放逐到深海,它也会在24小时之内重新出现在公交路线上;

第二,幸运的是它不属于高危险性的怪谈,一般而言,只要汽油箱里还有汽油,414号就不会主动伤害误入的乘客——当然,这建立在乘客本身没有做出违反公共交通文明礼仪的行为上。

至少在收容所的记录中,那些不被公交车所喜爱的乘客,无一例外地成为了汽油箱内的燃料,在死后为414号发光发热、提供动力能源。

因此,收容所会派专人定期等待在414号停靠的车站,确保它始终有充足的燃料,不会伤害人类以继续“工作”。

车站处,调查员D女士低头看了看手表,想到接下来的特殊任务,她就感到心跳逐渐加速,不知不觉中攥紧了公文包提手。

她这次前来,是代表收容所询问近来怪谈反常复苏、活跃的缘由,让收容所能第一时间掌握重要情报,及时应对可能到来的灾难。

作为常年在城市四处游荡的怪谈,414号公交车本身就是一处优异的情报源,人类与怪谈的秘密都逃不开它的见闻。

它所掌握的情报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都是人类难以相比的。

每当整座城市的怪谈发生大规模的异变、且异变来源和原因未知时,收容所就会派遣调查员踏进公交车,试图从414号那里探查情报。

孤寂游荡的414号往往不会拒绝主动与它交流的人,它不吝啬于分享情报,但它也不会做慈善工作,一切给予都会有所代价。

它热衷于与调查员们做一场简单的游戏——抛硬币。

前来的调查员需要带一枚硬币,在下车时抛掷硬币。

若抛到正面向上,则把硬币塞进投币箱里,当作车费和情报费,调查员能安全下车;

如若不幸抛到反面,调查员将付出异常昂贵的“路费”,即一枚硬币……与一条人命。

——以二分之一的存活概率,赌一个真相,赌一座城市,赌一个未来。

调查员D浑身紧绷,站得笔直,近乎是屏息凝神地等待着。

不久之后,在她的视线尽头,有一辆暗红公交车缓缓驾驶过来。

她曾在脑海中无数次想象、排演这个场面,但当这个时刻终于到来,她又出乎自己意料地冷静。

调查员D先是仔细检查了公文包内侧的夹层——确认里面有时刻开启的通讯设备,这样一来,哪怕她不幸地永远留在车里,她用生命换得的情报也能被同事们听到,发挥应有的价值。

然后,调查员D的思绪定格在她年幼的女儿灿烂的笑容上。

提着公文包的手紧了紧,她飞快打开手机,向一个置顶的聊天框发送了两条信息——

“以后要好好吃饭。”

“妈妈爱你。”

接着,她赶在泪水彻底模糊视野前,迅速熄灭屏幕,生怕慢了一秒泪水就会坠到屏幕上。

深吸一口气,调查员D难掩恐惧、却决绝地踏上踏板,折叠门在她背后缓缓合上,阻断外界夕阳笼罩下的光芒。

是否还能再次通过这道门,走到阳光下呢?

她不知道。

但还是要像无数前辈们那样,毅然决然地踏入这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