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第2/2页)

多可笑啊,就在前几分钟,老鼠眼还幻想着把莱娜踩在脚下;

几分钟后,却只能靠她给予的痛苦和窒息感,找回最后几分的清醒。

老鼠眼哆嗦着嘴唇,浑浑噩噩地回答:“半个月前……”

“你有没有同伴?”

莱娜眼见着老鼠眼从手指开始变得透明,衣物下的身体飞快消融,连忙催促,“快点!”

“有……有十七个。”

老鼠眼的眼睛已经空洞,仿佛整个人的精神气都被抽空了,而肉体的反应仅仅是一种留存在大脑神经里的反射活动,喉舌颤抖,吐出一些不连贯的字词。

“死了。大部分。笔记……口袋。”

“都要死了,都逃不掉……”

接下来,无论莱娜怎么逼问,老鼠眼脸上都定格着迷幻的笑容,痴痴笑着,反反复复念叨:“哈哈,都逃不掉的,都要死在这里……”

老鼠眼如同烂泥般瘫倒在地上,手脚、肢干、脖颈和头颅逐一消失,被光线穿透。

最后,他就像儿童画里被橡皮擦掉的火柴人,干干净净,无影无踪。

莱娜赶在他彻底消失前,从他的口袋里翻出了一本笔记,里面大致记录了老鼠眼目睹的同伴们的死亡时间和方式。

皱着眉看完,莱娜喃喃道:“不对劲啊。”

最大的问题就是——

怎么老鼠眼直到今天遇上她,才被笛声带走?

按照老鼠眼的说法,对笛声越是了解,越是有过联系,就越快被它追赶上。

例如莱娜窥见过的失踪儿童安娜,她从5月24日听到同学哼唱笛声的旋律开始,到6月5日彻底失踪,历时12天;

那为什么老鼠眼能在知道笛声来历的情况下,停留城镇17天,而不被带走?

怀着疑问,莱娜再次细细翻看老鼠眼的笔记,忽然发觉一个更隐晦,也更怪异的现象:

这批人的经历,太顺利了。

一群穷凶极恶之辈,又流落到这样危险而未知的环境里,产生大大小小的冲突和自相残杀,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所以合理的死亡规律,应该是在初来城镇的前几天就有数人死于内斗和触犯不熟悉的规则,直到中后期死亡人数才渐渐稳定,但过程中仍然可能出现几个死亡高峰——即是恶徒们争抢资源和话语权的流血冲突。

但在老鼠眼的记录里,根本没有出现这些问题。

似乎这些人一开始就有井然的秩序,死亡人数一直很均衡,几乎每天死一两个人——这放在一个诡异陌生的环境里,放在老鼠眼这些明显不善的人身上,是很不合理的。

“就好像……”

莱娜心底浮现出一个惊人的猜想。

“就好像有一个存在自始至终躲在暗处,蓄意豢养着他们,控制他们不要死得太多、太快。”

当然,这种“豢养”不可能是带有善意的。

而是像照顾并观察培养皿里的菌群一样,让他们只负责呼吸、生存,再在被选中的时刻,完成某种被人为赋予的使命。

除此之外,莱娜还注意到,老鼠眼一直用“第x天”的形式记录时间,可这种形式是不准确的,因为他根本没有明确开始的时间点。

老鼠眼自以为在城镇里逗留了17天……但真的是17天吗?

结合老鼠眼神志不清时喊出的话语,莱娜甚至怀疑,这可能不是老鼠眼第一次直面笛声死亡了。

城镇能将回忆里的事物具象成现实,那她看到的老鼠眼,究竟是最初的那个本体,还是他人通过回忆具现化的“复制人”?

莱娜浅银的眼瞳转动,望向窗外寂静的街道,自言自语:

“如果猜想成立,那暗中的那个人,究竟是谁?”

莱娜想,无论那是谁,离他或她的现身都不会太远了。

因为老鼠眼在这里被她杀死,已经破坏了对方的豢养计划,很可能会把对方逼出来。

她很期待那一刻。

忽然,莱娜面色一变,懊悔地近乎跳起来:“畅游票!忘记抢票了!”

神秘的气质从她身上褪去,使她看上去又像是幼稚跳脱的孩童了,而两条位于脑后两侧的乌黑麻花辫,则如同两只垂落的长耳朵。

莱娜觉得自己亏了好多。

垂头丧气一会儿,她迈着沉重的脚步,打算先去收集人皮工厂的印章。

乐观点想,她已经收集到3/7的印章了!

莱娜尽量乐观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