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虽说倒追恶心应昀的计划失败了, 但意外的是,自从上次应昀把杨雪意赶出保姆房后,应昀倒是主动对杨雪意敬而远之起来了。
他近来早出晚归,像是故意和杨雪意岔开作息时间一样, 两个人虽然同住在一栋房子里, 但几乎没有再打过照面。
而杨美英女士那里, 应昀最近似乎也终于消停了, 没有再去告过状。
杨雪意什么也没干, 竟然达成了让应昀对自己避之不及的目标。
至于自己脱臼的手,也如期拆了固定带,虽然仍旧不能提重物, 但于日常生活来说已经方便多了。
不过这些都不能和最大的好消息比——
杨雪意之前和妈妈一起买的精装修新房提前交房了!
新房不大, 两室一厅, 但足够未来自己和妈妈住了。
杨雪意去看了几次, 满意得不得了。
公司给的那笔业绩补偿款来的正是时候, 趁着她妈还没回来, 她热火朝天地买起家具来,准备偷偷搬进去住。
杨雪意的算盘打得很好, 等她妈回国, 反正会继续住在应昀家的保姆房里, 杨雪意就可以隐瞒下自己辞职的情况,先偷偷搬进新房住起来。
反正这套新房,她妈也舍不得对外出租给陌生租客, 比起闲置,这不正好利用起来吗!
到时候神不知鬼不觉,等找到新工作了,再和杨美英女士先斩后奏!
简直完美!
杨雪意是这么想的, 也是这么干的。
没有应昀这个讨厌鬼当眼线的日子就是轻松自在,她很快去装修城淘了简易家具,只等送货安装后,再把行李一点点蚂蚁搬家地搬进新家,就可以彻底告别应昀这讨厌鬼了!
**
只是没想到,即便简易置办家具,拉拉杂杂竟然也花了一小笔钱,杨雪意看着自己银行卡余额,想到未来每个月的房贷,已经开始头疼。
辞职时候杨雪意没想过求职市场能差到这样。
简历投了一堆,但多数石沉大海,唯一几个有回应的外资公司HR,一面试看到杨雪意的脸,直接推心置腹坦言让杨雪意考虑转行——
长成她这样,没必要埋头做翻译岗,干别的岗位前途更大。
比如外资公司的董事长助理或秘书,不仅需要良好的外语能力,还需要优越的形象,简直为她量身定做。
杨雪意知道他们内心并无恶意,但都一一婉拒了。
她没想转行。
和外婆一同住在小镇的时候,英语教学相当粗糙,老师带着奇形怪状的口音,但英文文学作品给杨雪意打开了一道新的大门,让她憧憬不同文化里不同的故事。
很多时候,是外国文学陪伴杨雪意度过了孤独的青春期。
看得多了,杨雪意就发现,不同的翻译对文字的敏感度和理解不同,因此同一著作,不同的译本也能带来全然不同的体验。
好的翻译需要的不仅是技巧,还是对原文创作者设身处地的代入与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拥有怎样的人生,作者遣词造句上的意图,译者需要精神层面上与作者联结,更需要精通中文,才能翻出信达雅的内容。
杨雪意想成为一个能在不同语言下为作者传达思想的人。
也是因为这个初衷,她报考了英语专业。
为此,大学开始她就苦练口音,考出了CATTI一级证书,原本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然而开始求职,才发现翻译在AI的冲击下已经沦为夕阳行业。
杨雪意毕业时豪情万丈,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实现人生价值,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然而如今,她只想找到一份对口的工作,养活自己。
面试的几个翻译公司倒是都给出了offer,可惜底薪差到惊人——
“说实在的,你也别嫌我们给的底薪低,现在中英双语翻译真的是不好接活。”
“除非专业商务活动,否则普通人根本没有翻译需要,一是英语足够普及,第二就是网上多得是在线翻译软件,还有AI辅助翻译,靠这些就能翻译个七七八八。”
“我们翻译社,也只能夹缝里求生存,只能提供译员很低的底薪,提成就看你接活的多少,但说实在的,AI虽然挤压了翻译工作的空间,但我们也不是不能利用起来,你要是做笔译,那正好,翻译材料的时候,先用AI翻译打个底,回头自己稍微润色下,就能交差了,不怎么花时间,也不太动脑,做的量大一点,收入也不会差,比口译也轻松……”
……
杨雪意不是不知道利用AI翻译糊弄交差的工作方式,一直以来她都对此不屑且不齿,她断然不可能加入这种工作理念的公司。
如此在求职招聘网站投了一堆简历,最后竟然颗粒无收。
搞的杨雪意这两天失眠都严重了些,辗转反侧的,和乔倩倩见面时顶着的黑眼圈把她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