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3/5页)
“什么?!”
胤祥和胤禩都瞪大了双眼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
文珊摸摸头,差点忘了,他们两个去世的时候张廷玉还没配享太庙来着,于是文珊解释说这是胤禛临终前的遗旨,为自己的老臣留了一份大礼。
于是胤祥和胤禩又齐刷刷地看向胤禛。
胤禩在雍正朝呆的时间短不知道张廷玉一个文官还是汉臣到底是怎么把四哥迷的五迷三道送进太庙的,那摸着下巴打量的目光都让胤禛有点头皮发麻。
四哥这么狂野吗,这种事都敢干?
“张廷玉确实是能臣也是忠臣,但是……”就连胤祥都有点没想到四哥竟然会让张廷玉配享太庙。
虽说也没有祖制规定汉臣不能进太庙,但是这也是惊世骇俗了,怪不得要等到驾崩前的遗旨,若是这事拿到朝堂上讨论八成过不了。
独独胤禛沉思了一会试图理解未来的自己的想法,最后只能想张廷玉一定是有大功于朝廷且忠心耿耿与他之间的君臣之情颇深他才会力排众议让张廷玉一个汉臣进太庙。
只是哪怕这样胤禛自己都有点难以理解未来的自己。
这确实有点……过了。
文珊看着胤禛怀疑人生的表情心想这才哪到哪,你干的违背祖制的事多了去了。
都说出来还不得把这几个吓死。
算了,还是先给孩子留点面子吧。
聊到张廷玉进太庙这事文珊又忍不住开始批评胤禛的好大儿,他们母子吐槽的常驻嘉宾乾隆帝弘历,没办法谁让胤禛的很多大臣都活到了乾隆朝,聊他们就避不开。
“说起来张廷玉也算不得善终,临走的时候被撸了所有爵位抄了家不说而且还以为自己进不了太庙了,老头为大清忙忙碌碌一辈子结果是这样的退场。”文珊感慨。
胤禛,胤祥,和胤禩:“?”
尤其是胤祥,他和张廷玉一起搭档干了七年多的活,和他还是很有感情的一听他晚景凄凉连忙问这是怎么了,难道是衡臣晚年做了什么糊涂事惹怒弘历了?
“不应该啊,哪怕四哥让张廷玉进太庙是有点过,但是毕竟是四哥的遗旨弘历那小子怎么敢的?”胤祥说道。
而且凭他对张廷玉的理解他应该也做不出什么祸乱朝纲的大罪来,这人为人最为谨慎从不结党,一心只给四哥卖命。
胤禛脸色也有点难看,不论张廷玉能不能进太庙,这毕竟是他的遗旨,除非张廷玉犯了什么大错否则弘历这小子真是欠收拾了。
而且经过文珊的转述之后他们也知道了张廷玉确实是没犯什么大罪,就是老头上了年纪又辛苦了一辈子时不时地就惦记着这个配享太庙的终极荣光了,上书问了几次就把乾隆惹烦了,这小子本来就看自己皇阿玛让张廷玉进太庙这件事不爽,于是就开始折腾老头,随便找了个由头说他学生太多遍布朝野这是结党营私就把张家给抄了,结果还以什么都没抄出来的结果尴尬收场。
这两袖清风,一清二白的简直是啪啪打乾隆的脸。
最后乾隆气地跳脚还特意在早朝的时候让所有大臣一起商议张廷玉到底配不配进太庙。
大臣们这种形势下能说什么,只能商量出来个结果说张廷玉不配进太庙。
于是乾隆心满意足了,下了道旨说其实张廷玉这个人呢为人一般也没有什么大功绩,除了圣旨写的好点也没什么长处,就仗着先帝宠爱便配享太庙实在是大大不妥,于是就把张廷玉配享太庙的事给彻底驳回了。
可怜张廷玉那时都已经快要八十了却如此潦倒收场,没过几年就去世了,享年八十三岁。
胤禛深吸了好几口气,虽然他现在还没有和张廷玉共事过,但今日他已经见过了这个文弱少年,两人交谈了几句也能看出他是个有风骨的人,胤禛对他的第一印象很不错,结果白天刚赏识的人晚上就被告知这人被他儿子折腾地不得善终,胤禛气地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而且还是瞎折腾!
这不是寒老臣的心吗!
胤祥也怒起心头直接拍桌子了:“这不是胡来吗,简直可恶!”
胤禩在一旁凉凉地想着没想到四哥竟然生出了这么个小心眼的儿子,嗯……四哥确实也是有点记仇。
但是对功臣还是没得说的。
文珊连忙说:“张廷玉去世之后乾隆还是让他进了太庙了,还去吊唁了张廷玉,说是胤禛的遗旨他不好违抗,所以还是让他进了。”
“……”
胤祥这个直脾气差点被这个好大侄的操作气吐血。
人都死了有个屁用!
张廷玉到死都以为自己进不了太庙了。
这小子,玩地好一手杀人诛心啊!
胤禛也是额头青筋直跳,平复了一会说:“若此世弘历还能出生,必要好好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