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3/5页)

“再说废话我就和首领回禀,把你调到别处去。”

“别别,我自然是心甘情愿为主子办事的,主子对我们不薄,知恩图报我图海布还是知道的。”

延春阁里安安静静,荣妃的钟粹宫里也是寂静异常。

荣妃被禁足一年还要日日在佛前忏悔,焚香祝祷抄录经书烦闷地不行,宫人们见主子心情不好更是不敢出声。

“不知此事会不会连累了胤祉。”荣妃跪在佛前,心思却不在礼佛上,一心惦记着自从出事后一面都没见过的儿子。

“奴婢听说三阿哥在养心殿前为娘娘求情,皇上不见他,后来还是荣宪公主前去才把三阿哥劝了回去。”

宫女素琴在一旁把她扶起来:“娘娘也跪了许久了,先歇歇吧。”

这钟粹宫里也没有外人,荣妃是不是在佛前忏悔自己的罪过也没人知道。

荣妃起身在一旁的软榻上坐下,看着宫里冷冷清清的模样叹了口气道:“胤祉这孩子虽然孝顺可遇事太冲动了些,好在还有荣宪在外头能照料一二,本宫也放心些。”

她被禁足宫里的宫人也被遣出去了一半。

“咱们公主是公主里头最得皇上喜爱的,公主刚刚还让人带了话进来说让娘娘不必担心她和三阿哥,而且公主也会尽力为娘娘周旋。”素琴笑着说道。

荣妃揉了揉酸疼的膝盖,素琴见状赶忙跪下轻轻撩起她的衣裳,取了药酒来涂抹。

“素琴,你说这事真的是意外吗?”荣妃越想越觉得蹊跷。

这事已经过去了十几年,还是她入宫不久的时候做下的糊涂事,那时年轻不晓得利害,真的做了之后她的次子赛音察浑就突然染了急病不满三岁就去世了,她那时身怀有孕在万分悲痛下生下了小儿子长华也是没养过一个月就夭折了。

接连没了两个孩子她便以为是老天对她做了这些腌臜之事的报应,常庶妃因为小产也很快离世,荣妃为了弥补过错给这母子俩在宫外偷偷立了长生牌位,直到现在还有人去供奉香火,而且在常庶妃之后她再没有对皇嗣动过手脚。

没想到这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错事有朝一日竟然又被翻了出来。

“娘娘,您这几年来与人为善,只一心养着三阿哥和荣宪公主早就不争宠了,这谁能害咱们呢?”素琴迟疑地说。

荣妃也只不过是在宫中多年遇事的直觉罢了,所以想了一会找不到什么疑点也只能闭了闭眼说:“罢了罢了,都是我造的孽,偿还了也好,这些年本宫每每想起这件事便担心会报应在我的胤祉和荣宪身上,如今也好,由我一人承担就是了。”

不止荣妃觉得有些蹊跷,康熙也同样觉得蹊跷。

怎么就偏偏是荣妃在这个时候出了事呢?

怎么看都太过巧合了。

荣妃这些年在宫里很是老实,已经多年不和别的嫔妃起冲突,所以康熙略一想便知道若是人为那很可能就是文珊做的。

她猜到了他会把胤祥交给荣妃抚养,所以干脆断了他的念头。

可是文珊……怎么看怎么不像是有这种心机手段的人啊。

而且这事发生的时候是康熙十三年,文珊都还没有进宫,荣妃那时做地很隐蔽,若不是留下了那个太医否则都不会有人察觉,文珊想拿这事做文章太难了。

所以又不太像。

康熙忍不住想难道真是巧合?是上天暗示让他把胤祥留下?

但是很快康熙就把这事给抛到脑后了,因为前朝雅克萨之战已经到了决定性的时候。

因着和沙俄的雅克萨一战很多事都被推后,胤祥继续在咸福宫里养着,康熙也再没什么表态对咸福宫格外关照,改玉牒的事赫舍里氏最上心,找了个皇陵宗庙正在周边修整的由头,由礼部上书说眼看后宫又即将有不少皇子公主满六岁要正式序齿把名字添到宗庙里,但是钦天监在测算如何修整的时候顺带算出直到明年都不好擅动宗庙,否则会坏了风水。

序齿都不能添,自然玉牒也不能在宗庙改了。

康熙都没想到赫舍里家会想出这么个主意来,他虽然不信这些天象祸福之说但是也不得不说索额图找了个好说法,满朝文武也没人再提太皇太后的遗愿了,毕竟谁也背不起让皇家宗庙风水坏了的责任。

所以康熙也顺坡下驴允了这事。

索额图也清楚太皇太后的遗愿搁在那想要推翻何其之难,所以只能拖,能拖一日是一日,说不准事情就会有转机,例如宣贵妃犯了什么错或是去世,重病之类的,这事就算解决了。

胤禛三个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也被气笑了。

“这个索额图,还真会找法子。”胤禩把下面送来的奏报往桌子上一扔。

胤祥捡起来仔细看了看,啧啧称奇:“这法子都能让他找着也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