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4/5页)
胤禩抬头颇有些可怜巴巴地看着胤禛。
完了完了,他可是跟额娘说皇阿玛不会来的啊!
这下不是成了谎报军情了!
胤禛失笑:“那也得进去跟皇阿玛和额娘请安才行。”
他们总不能进了门然后转身就跑吧。
胤祥一脸看好戏的表情,跟着难得有些垂头丧气的胤禩后面进了屋。
康熙和文珊已然开始用晚膳了。
胤禩看到亲点的糖醋鱼已经被皇阿玛毫不客气地吃了一半心里更拔凉了。
方才文珊估摸着时辰这几个也快回来了就把饭菜提前端上了桌就等孩子们回来开饭,结果康熙就施施然地进来了。
他最近常来也不拿自己当外人,解了斗篷随手扔给梁九功就往饭桌前一坐。
“看来朕今天来地正是时候,准备了这么多菜式。”
文珊无语凝噎,她还能说什么。只能陪着笑让他多吃点。
还好康熙还没饿到直接下手,先去净了手然后在炭炉旁烤了烤,和文珊闲聊问起几个孩子去哪了。
文珊说今儿有空就多做了一些吃食让他们各自去给良嫔和敏嫔送一份。
康熙听了若有所思地点头,说道:“你倒是大方,肯让胤禩和胤祥时常去他们生母那,很多嫔妃抱养了孩子都是对生母避之唯恐不及的。”
“女子十月怀胎辛苦,自然是要感念的,胤禩和胤祥都是好孩子,臣妾们又都身处后宫为何不和和气气的呢。”
康熙感叹道:“若是后宫里的人都和你一样就好了,朕的耳朵就能清净许多了。”
文珊瞥了康熙一眼,没说话。
她自然知道康熙说的是什么事。
最近钮祜禄贵妃和德妃,惠妃因为阿哥们读书的事掐起来了。
这事的起因是太子出阁要结束了。
自从康熙按着汉人立嫡长的规矩立了元后所出的胤礽为太子之后,朝中的汉臣便一直主张着要让康熙按照汉人的传统让太子不再留在宫廷之中,出阁接受儒家汉臣的教导,这事最初在康熙十八年太子才五岁的时候就有汉臣上奏了,结果康熙虽然注重满汉一家亲但是也接受不了自己的太子被汉臣把持所以力排众议把太子出阁的事推迟了。
直到前两年礼部侍郎沈荃再次上书康熙才同意,太子于是离开了尚书房前往文华殿听汉臣们讲学。
只能说康熙多年来的卷王教育还是有所成效的,太子去了文华殿之后负责讲经据典的汉臣们大眼瞪小眼,颇有点不知道该讲些什么了的感觉。
因为太子对这些儒家经典都已经字字详熟了。
康熙还去文华殿听了几次他们给太子讲课然后表示这些东西太子尚不满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全都倒背如流了。
来授课的汉臣们汗流浃背。
皇上就差指着他们的脊梁骨说:就这?
就这点水平还想来教导朕的太子?
朕自己教比你们强多了。
所以这次太子出阁到如今也就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就宣告结束了。
太子也很快要回到尚书房,如今太子已经快要十五岁了,再过两年就可以入朝听政了,所以这次回到尚书房之后康熙的意思就是不止让太子听张英和顾八代授课还想让钮钴禄家如今的当家人,钮钴禄贵妃的亲弟弟内大臣一等公阿灵阿来教导太子一些时事。
说是教导其实也只是下学之后对谈上一会让太子能先熟悉朝中事务。
这事传开之后惠妃也想让大阿哥去蹭课,皇上这样的安排不就是想把钮钴禄家往太子身边推吗?惠妃当然不乐意。
但是求了康熙,康熙也顾左右而言他,故意忽悠惠妃。
所以惠妃思来想去只能去求求钮祜禄贵妃,毕竟那是钮祜禄贵妃的亲弟弟。
钮祜禄贵妃又不是傻子,连她亲生的胤俄都没想着塞过去和太子一起怎么就轮到了大阿哥了?
惠妃的脾气和大阿哥一样这两年越来越骄矜,自认自己的儿子是唯一能和太子一较高下的皇子,如今太子的生母赫舍里皇后已逝那母凭子贵,后宫里最尊贵的女人不就应该是她了?
宣贵妃不中用她根本没放在心上,钮祜禄贵妃虽然有儿子但是年纪尚幼而且三岁看老,十阿哥显然没什么天分,所以按惠妃的逻辑自己才是真正的后宫第一人。
等到皇上驾崩以后这些女人不都得以她为尊?
自然这个的前提是她已经默认大阿哥能扳倒太子登基了。
平妃也在一旁煽风点火,钮祜禄贵妃也早就对惠妃忍无可忍两人就明里暗里开始给对方下绊子。
本来这事和德妃没什么关系,但是奈何之前德妃和惠妃联手过,所以也稀里糊涂地就被拉进这场混战了。
康熙不管这事,后宫里就算把房瓦给掀了只要不涉及到朝政他都懒得管,凭她们去闹腾,在他看来这都是女人们之间的小打小闹无伤大雅,没空管也没必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