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宜妃最后还是没听文珊的劝, 准备运作一番让五公主直接记在敏嫔或者别的没有子嗣的嫔妃名下,然后果不其然被康熙逮住了。

好在宜妃终究没做出什么伤害五公主的事情来,康熙念在宜妃无辜受冤的份上把她召去了养心殿训斥了一番也就算了。

随后就正式下了旨让五公主挪去延禧宫,在出嫁之前都由敏嫔抚养。

出师未捷的宜妃悻悻地来找文珊说话。

文珊无奈地说:“早就和你说了皇上必然还有后手, 你不听。”

这次的事情表面上看是乌雅氏和宜妃两个宫嫔针锋相对, 实际上都是为了各自的孩子斗法,宜妃胜了乌雅氏败了那康熙自然会担心宜妃会不会对五公主和十四阿哥动手报复。

所以这个局实际上就是为宜妃量身打造的, 结果宜妃也跳了进去。

宜妃也有些没想到:“不成想皇上这么疼爱五公主和十四阿哥, 为他们考虑地如此周到。”

文珊摇了摇头:“皇上对每一个阿哥公主都是如此的。”

尤其是这几年康熙对太子的态度显然没有从前那么亲厚了之后对其他子女的疼爱就明显多了不少。

自然即使没有幼时那么偏爱如今太子在皇上心中的地位还是独一份的。

用胤祥的话来说太子在康熙心中是独一无二的,本来老老实实抱着康熙的大腿就能一帆风顺成功登基可非要自己作, 和索额图越走越近分不清大小王。

宜妃不管怎么说占了个苦主的名头又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所以康熙对她的这次训斥也是不痛不痒。

现在想来也是文珊当日那一番话才让她收敛了些许,起初她可没想这么轻轻放过五公主和十四阿哥的,尤其是五公主养在宫里想要找她点麻烦容易地很。

还好文珊的话让她冷静了一些也觉得不能太过冲动所以便收敛了一些, 若是真的按照她之前的想法来恐怕这次她就跟乌雅氏一样翻车了。

宜妃也完全不把自己当外人的让珍珠给她上了两碗酸梅汤, 一饮而尽之后才说道:“罢了,娘娘说的对稚子无辜, 就这么着吧。”

旋即宜妃也想到了康熙这些年的变化,如今皇子们渐渐长成大家的心思也都活络了起来。

“说起来这些年皇上对太子倒是生疏了几分。”宜妃说。

文珊:“倒也谈不上生疏, 太子大了自然是不比小时候日日在皇上跟前抚养的时候亲近。”

太子幼时可是实打实地养在养心殿的, 一应吃食住行都是康熙一手包办,是既当爹又当妈,这也是文珊一直都十分理解康熙对太子偏爱的原因。

除去太子之外还有哪个皇子公主能和康熙亲密接触这么长时间的。

宜妃摇着扇子都还有些流汗,文珊赶忙让人把冰盆往宜妃边上挪了挪。

宜妃怕热, 今年这天又格外毒辣也是苦了她了。

“我看着倒是不像因为太子大了才生疏。”宜妃说道:“娘娘可知道前几日太子力保的一个官员上任之后出了岔子, 贪污民脂民膏不说还胆大包天地动了朝廷拨出去的赈灾银。”

文珊还真不知道这事,这些朝堂上的事她不太关心,往常也是胤禛几个捡一些好玩的给她当故事听, 胤禛和胤禩不在宫里自然也没人告诉她了。

胤祥如今还在两个哥哥的庇护之下在尚书房和张英斗智斗勇更不知道了。

“皇上生了大气,把那人撤职查办了不说还把太子当着众位朝臣的面训了一番。”宜妃慢悠悠地说道:“这可是这么多年头一次。”

康熙不论私底下怎么教育太子在明面上都是给足太子面子的,就连当年第一次亲征噶尔丹的时候太子对他寄回的书信置若罔闻康熙也只是自己气到爆炸回来之后把太子叫到养心殿骂了一顿,在朝堂上还是褒扬了太子监国有方的。

那看来这次的事是严重到康熙不当庭训斥不行了。

果然宜妃又继续说道:“娘娘有所不知,今年天热陕西已经大旱一月有余,皇上有意想挑一位钦差大臣前去赈灾,这可是关乎陕西几百万百姓性命的大事,太子力保了一位,结果就出了岔子。”

“差点让陕西民怨沸腾,揭竿而起。”宜妃凉凉地说:“好在陕西巡抚及时察觉当场将其拿下才免了这一场风波。”

灾民看到朝廷官员贪污赈灾银可是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的,搞不好陕甘一带就全都乱套了。

文珊听了也倒吸一口凉气:“赈济灾民的大事怎么能如此儿戏?”

怪不得康熙龙颜大怒这确实是过分了。

事情显然还没完,宜妃继续说道:“后面的事您都想不到,这人被擒拿之后一审讯竟然招供是给太子送了三万两的白银才让太子保他成为这个钦差大臣。”

“钱花出去了买官那自然就得上任之后捞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