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2/4页)

若是康熙真的看好胤禛为下一任皇帝,那这个世子就相当于是康熙亲自指定的太子。

按理来说不应该现在就册立世子,要给胤禛留些选择的空间才对,毕竟胤禛正年轻这才是他的第一个儿子,而且刚刚出生更是看不出什么资质来。

胤禛胤禩和胤祥交换了一下眼神都觉得有些不对劲。

难道皇阿玛还有别的想法?

“皇上,您册封宜安为公主也就罢了,弘晞如今刚刚出生还不知道能不能担得起世子之责来,您这也太操之过急了。”文珊上前抱过弘晞说道。

胤禛几个都不好说话反而文珊说这些显得顺理成章了很多。

只是文珊并没有想这么多只是单纯地觉得康熙这个决定有点草率,而且以康熙的眼光之前看好了弘历,嗯……还是有待商榷。

并且文珊也觉得这也会让弘晞小小年纪就成了众矢之的,毕竟胤禛后院的人也只会越来越多,实在是怎么想都觉得不合适。

两个孩子被抱的久了有些不舒服开始哼哼唧唧起来,乳母赶忙上前抱过带下去喂奶。

康熙听完似笑非笑地看着胤禛说:“胤禛,你额娘说的你怎么看?”

“额娘是担心这小子不成器辜负了皇阿玛的疼爱。”胤禛说道:“皇阿玛做主即可,儿臣听皇阿玛的。”

康熙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你额娘担心地也不无道理,册立世子确实早了些,那便先罢了。”

眼看康熙似乎是坐够了想要回养心殿文珊赶忙把人拦下。

“皇上,今日富察氏生产凶险血崩,多亏了两位女医妙手回春,方才臣妾出来之时富察氏也托臣妾像您求个恩旨,赏她们些什么。”

康熙虽然不曾见过妇人生产是什么模样但是血崩确是听说过的,一旦生产过程中血崩十个产妇里有九个是救不回来的,甚至还有情形严重连孩子也救不过来的。

“哦,竟有如此神医?”康熙也来了兴致,让她们出来见见。

两个女医也早就收拾干净身上的血污换了衣裳,从内殿出来给殿内的诸人行礼问了安。

康熙抬了抬手:“你们救治雍亲王福晋和孩子有功,不必多礼了。”

“听闻你们是从民间来的圣手,朕瞧着年纪却不大,不知姓甚名谁是何方人士?”

这两个女医确实都比较年轻,年纪稍大些的看着也就三十岁左右,小的更是看着只有二十出头,方才在殿里通过她们的谈话文珊也知道这是一对师徒。

“民妇姓王,夫家姓薛是洛阳人士,这是小徒姓黎,是京城人士。”

文珊又追问了她们二人的姓名得知师傅叫做王瑛,徒弟叫做黎慧嫣。

康熙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她们二人,问道:“女医不多见,贵妃是从哪找到了两个这么擅于妇症的女医入宫的?”

胤禩起身说道:“回皇阿玛,自从得知四嫂怀有双生胎之后额娘便日日担忧生产的凶险,儿臣为了宽慰额娘也想着让两个小侄平安便在京中办了一个医馆,想着男医怕是不大方便便只收女医钻研妇科之症,这两位大夫都是从医馆中挑出来的最擅生产之事的。”

“这倒是件好事。”康熙连连点头,“不论是宫中还是民间妇人生产若能顺利些也是利国利民。”

人口增长也是康熙挂在心上的事,归根到底还是要在生产的时候少些风险,若是碰上难产血崩之类的重症有不少妇人因此去世不知道少给大清添了多少人口。

所以康熙一听胤禩在兴办专供妇人之症的医馆也是很赞同的。

康熙今日心情还算不错,知道了这二人的来历便多问了几句。

“朕听你之意似乎已经出嫁,夫家又在洛阳,是怎么想到京城来行医的?”

民间此时成了婚的妇人出来抛头露面的属实不多。

王瑛不卑不亢地回道:“回皇上,民妇夫君三年前因病去世,家中困苦故而民妇携儿女一同入京投奔亲戚。”

来了京城也总得找个糊口的差事,王瑛的父亲是他们乡里的赤脚大夫,虽然医术高明但是为了体恤穷苦大众,所以不收出诊费有时连药钱都会只收部分,故而王瑛从小过地也不富裕,但是跟着父亲学了一手好医术。

同时也学来了那一颗济世救人的医者仁心。

康熙听了也褒奖了她几句,看到一旁的黎慧嫣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

“黎……可是黎敬中的女儿?”

黎敬中是京城里数一数二的富豪,做小买卖发的家不过十几年的功夫就一跃成了京中乃至整个大清都有些名气的商户。

虽说士农工商里商是末流,但是买卖做到黎家这个程度康熙还是有所耳闻的,尤其是前段日子康熙亲征准噶尔之时为了募集军资照旧开了一些官职的空缺出来用以捐官,黎敬中出手就是十万两却是给儿子捐了个从七品的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