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3/4页)

文珊这次留在宫里照顾六宫,佟佳贵妃这是头一次赶上康熙南巡很是兴致勃勃地跟着去了,又带上了密妃,和嫔几个也算带了不少嫔妃。

本来康熙想着把宜妃也一起带着,让她出去散散心,结果被宜妃婉拒了。

宜妃私下和文珊吐槽说这大热天的她才懒地出去奔波还要和一船的年轻妃嫔挤在一起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嘛。

而且九阿哥两年前已经大婚,正巧五福晋和九福晋差不多一个时候有孕,都是再过上两三个月就要生产了,宜妃也放心不下这两个儿媳妇。

康熙闻言也觉得有理便没有勉强宜妃一同前去。

康熙一走还带走了宫里年轻的几个嫔妃顿时紫禁城内就清闲了起来。

宜妃常来找文珊说话,两个人现在的话题从宫里的八卦转向了孙子孙女。

文珊不由得仰天长叹:“真是岁月不饶人,咱们都是当祖母的人了。”

“弘晞和宜安都三岁了,你才觉得自己当了祖母啊?”宜妃调侃道。

这几年来宜妃也和文珊越来越没大没小了,不像前几年那样还会称呼一声娘娘了。

说来也怪,弘晞和宜安出生的时候文珊还真没觉得自己老了,但是此次郭络罗氏有孕文珊才突然发现自己原来都已经是奶奶辈了。

“儿孙绕膝三世同堂,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福气。”宜妃感叹道:“一眨眼的功夫胤祺和胤禟都已经成家立业有孩子了,也算是圆满了。”

“这就叫圆满了?”文珊说道:“再过几年咱们就把这些孩子们都丢下四处去转转,想去哪就去哪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岂不是美哉?”

这才是圆满。

宜妃哈哈大笑,只当文珊是在开玩笑,她们都是宫嫔哪里还会有这么自由自在的日子。

文珊确是在认真盘算着也该快点让康熙下来了,要不她们就真的快要溜达不动了!

“温恪和敦恪最近怎么样,这几天没怎么见着这两个丫头。”文珊问道。

宜妃:“好着呢,最近不知怎么迷上了听戏,没事就往漱芳斋去。”

由于某部大热影视作品的影响文珊对漱芳斋这个地方还是觉得有那么点奇怪,当然现在还没住进什么公主格格只是个戏台子,许多嫔妃喜欢去那听戏,只是文珊没去过。

提到这两个小丫头宜妃也不免为她们的婚事操心,公主和阿哥不同,除了五公主之外其余的公主都是远嫁抚蒙了的。

“六公主的婚事已经定下了是嫁到喀尔喀蒙古去,温恪也就比六公主大上两岁想来也就是这两年的事了。”宜妃说道。

宜妃自然也是不想让温恪远嫁的,若是可以哪个额娘会不想让女儿像五公主一样嫁在京中,既能时时见面也能照拂着不至于在千里之外被人欺负了去。

只是五公主毕竟是特例,若是再来一回恐怕康熙都不会同意。

文珊算了算时间如果胤禛能在未来这三四年里成功登基的话温恪和敦恪应该就都不用远嫁了,于是她只是笑了笑说:“姻缘自有天定,说不准温恪和敦恪的缘分都在京中呢。”

说话间珍珠进来通报说理郡王福晋带着几个孩子来向文珊请安。

“理郡王福晋,瓜尔佳氏?”文珊有些疑惑,“她怎么来了?”

她和瓜尔佳氏没怎么见过,也就在合宫大宴上见过几次印象里是个很恬静温柔的姑娘。

康熙精挑细选的太子妃自然不会差到哪去。

宜妃想了想说道:“您是皇贵妃,她来请安也是应当的,只是往常不来这时候过来就不知道要做什么了。”

人既然来了还带着孩子文珊也不能不让她进来,便让珍珠把人请进来。

宜妃:“不妨遣人把雍亲王福晋也请过来吧,妯娌之间也热闹些。”

文珊思索了片刻点点头,让琥珀去一趟重华宫。

文珊对自己一向很有自知之明,瓜尔佳氏这显然是来者不善,让富察氏过来一块听一听别挖了什么坑。

瓜尔佳氏领着孩子进来后没想到宜妃也在,给文珊和宜妃问过安后才说道:“儿臣今日本想带着这几个孩子进宫向太后及皇贵妃娘娘请安,太后正在礼佛不见客儿臣便来皇贵妃娘娘这叨扰了。”

理郡王的这三个儿子里长子和幼子都是侧福晋张佳氏所出,次子是瓜尔佳氏所出只是文珊听胤禩提起过仿佛张佳氏更为受宠连带着生的儿子也比嫡子在府里得脸。

宜妃似笑非笑地说:“福晋想来也是府中事忙,和我们也见得少了些才有些拘谨了。”

瓜尔佳氏不卑不亢:“皇阿玛有旨让郡王爷静思己过,儿臣也不好随意进宫,怠慢之处还望诸位娘娘海涵。”

“不妨事,日后多走动就是了。”文珊笑着招了招手,珍珠和琥珀端了些点心上来。